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松原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1)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两种原子中相等的是____(填序号)。
A.质子数B.电子数C.第一层电子数D.第二层电子数
(2)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名称是________。
(3)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在下图方框中以图示的方式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 表示氧原子,Ο表示碳原子)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运城市2018届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的是( )
A. 给装有木炭和氧化铁粉末的试管加强热
B. 往装有镁带的试管里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 往装有硝酸铜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往有铝片的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仪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四种叙述均用下图表示,其中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应过程中生成O2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B. 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应过程中生成水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C. 表示一定量KMnO4加热制O2过程中,残留固体中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 表示一定量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混合物中水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仪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鉴别三瓶无标签的无色的氧气、二氧化碳、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用
A. 带火星木条 B. 紫色石蕊试液
C. 澄清石灰水 D. 带火焰木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仪征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第19届省运会在我市召开,足球比赛用球为“电视之星18”,是第21届俄罗斯足球世界杯的比赛用球。它首次由从甘蔗中提取的橡胶制成,节约了资源。下列不属于橡胶性质的是
A. 高弹性 B. 耐磨损 C. 绝缘性好 D. 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阶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对这瓶NaOH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①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NaOH固体_____变质(选填“已”或“未”)
②写出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是_____,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是_____。
(2)某造纸厂产生含氢氧化钠的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再排放。为测定此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取40g废水样品加入到锥形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稀盐酸18.25g。计算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对初中“化学之最”知识的部分归纳,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B. 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Ca
C.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
D. 使用最广泛的金属: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