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时,试管中剩余的物质属于(  )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时,氯酸钾完全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故试管中剩余的物质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故选B.
点评: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结合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分析剩余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崇明县二模)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和②的仪器名称:①
试管
试管
铁架台
铁架台

(2)甲同学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他选用了C装置,向C装置内加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催化作用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分解
分解
反应.
(3)在用过氧化氢(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在选用发生装置时,乙同学选用了A与B,丙同学选用了B,请比较乙同学选用的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写一个即可).实验结束后,乙同学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没有复燃;请你帮助乙同学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装置漏气没有收集到氧气
装置漏气没有收集到氧气
(写一个即可).
(4)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最好选用
D
D
装置(用序号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SO4+5H2O═CuSO4?5H2O
CuSO4+5H2O═CuSO4?5H2O

(5)如果用一氧化碳还原H装置中的CuO,若要生成0.1摩尔的铜,则需要消耗氧化铜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6)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O或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若将该气体先通过H装置,再通入E装置,可看到H中黑色粉末变为光亮的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的组成情况可能是
CO或CO和CO2
CO或C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
方法A:利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方法B: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但是,若氯酸钾固体中混有可燃性杂质,加热时极可能发生爆炸;而且利用此法制得的氧气中往往含有一种有毒的杂质气体--氯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从尽量多的角度分析,两种方法有哪些共同点?(至少两点)
共同点一:
二氧化锰都是反应的催化剂
二氧化锰都是反应的催化剂

共同点二:
反应物都是一种
反应物都是一种

共同点三:
生成物都是两种
生成物都是两种

(2)比较两种制氧气的方法,较优的是方法
A
A
(填A或B).该方法具有哪些优点?
优点一:
反应无需加热
反应无需加热

优点二:
产物环保
产物环保

优点三:
操作安全简单
操作安全简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某些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如分离铁粉和硫粉是因为二者①
磁性
磁性
不同;可用从空气中得到氧气是因为物质的②
沸点
沸点
不同;欲从加热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后的混合物中得到氯化钾是因为物质的③
溶解性
溶解性
不同;利用红磷燃烧除去氮气中混有的氧气是因为二者的④
氧化性
氧化性
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A、B两种不同的实验装置,采用相应的方法制取氧气:
方法一: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氯酸钾固体中如果混有可燃性杂质,加热时极可能发生爆炸,利用此法制得的氧气中,往往含有一种有毒气体杂质--氯气.
方法二:利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方法二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
催化
催化
作用
〔2〕请你从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哪些共同点
通过分解反应制取氧气,都用到了试管
通过分解反应制取氧气,都用到了试管

〔3〕请你比较这两种制氧气的方法,其中较优的是
B
B
.该方法具有哪些优点
不需要进行加热,操作简便,节约能源等
不需要进行加热,操作简便,节约能源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先阅读下列资料,再回答有关问题.
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
方法a:利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方法b: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但是,若氯酸钾固体中混有可燃性杂质,加热时极可能发生爆炸;而且利用此法制得的氧气中往往含有一种有毒的杂质气体--氯气.
(1)现提供下列仪器装置:

(I)指出装置图中指定仪器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酒精灯
酒精灯

(II)选择方法b制氧气,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A
A
,若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对应的收集装置应选择
D
D
(填装置字母代号).不能用装置E来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III)某同学在关闭装置B中的弹簧夹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时发现:当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后,长颈漏斗中的水就下不去了(如图F).这种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
良好
良好
(填“良好”或“不好”).
(2)请你从尽量多的角度分析,资料中制氧气的两种方法有哪些共同点?
共同点一:
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共同点二:
都有氧气生成;都属于分解反应等
都有氧气生成;都属于分解反应等

(3)比较两种制氧气的方法,许多同学都认为较优的是方法a.你认为该方法具有哪些优点?
优点一:
不用加热;没有危险
不用加热;没有危险

优点二:
没有污染;操作简单等
没有污染;操作简单等

(4)也有同学认为方法a也有不足:利用方法a则应该选择装置B作气体的发生装置,而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还有大量的氧气没有能够收集,造成浪费.现提供烧杯、集气瓶和水,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收集锥形瓶中的氧气.你的操作方法是
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加满水,用集气瓶收集排出的气体
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加满水,用集气瓶收集排出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