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1)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2)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人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冋的稀盐酸中:
操作 |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 |||
片刻后现象 | 有少量气泡 | 无气泡 | 无气泡 | Fe>Al, Fe>Cu |
几分钟后现象 | 有少量气泡 | 有大量气泡 | 无气泡 | _____ |
(3)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4)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____。
(5)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_____ | Al>Fe>Cu |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6)拓展迁移: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_____。
【答案】Al>Fe>Cu 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或附着物) 铁表面附有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CuFeA1(或FeCuAl)
【解析】
(2)实验探究:铁丝表面产生少量气泡,铝丝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铜丝表面不产生气泡,所以金属活动性顺序Al>Fe>Cu;故填:Al>Fe>Cu;
(4)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故填: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
(5)实验验证: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铜的颜色为红色,因此铁丝伸入硫酸铜中现象为铁表面附有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填:铁表面附有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Fe+CuSO4=FeSO4+Cu;
拓展迁移:
(6)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先插入铜片无现象,插入铁片,铁片表面产生气泡,溶液中再伸入铝片时,不产生气泡因为盐酸消耗完了,但是铝的活动性比铁强,铝的表面会析出金属铁;也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故填:Cu、Fe、Al。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为金属单质,C、E、F均为常见气体,G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反应①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4)反应④是__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物质F在实际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为制备CuSO4·5H2O的一种流程:
(1)操作1中,所用玻璃仪器有_________、玻璃棒、烧杯。
(2)溶液_________中溶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3)操作2为蒸发浓缩、_________.过滤、洗涤。
(4)操作2中洗涤时,洗涤剂不可选用_________(选填序号)。
a饱和CuSO4溶液 b冰水 c热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金属镁样品中镁的含量(杂质不含镁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实验数据,5g镁样品粉末加入15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气质量为_________g。
(2)此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3)若将反应后的滤液蒸发掉104.4g水,无晶体析出,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取24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100g稀盐酸(杂志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_____克 。
(2)当稀盐酸加到_____克时, 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成全反应。
(3) 24g该石灰石样品与盐酸充分反应后最多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 _____(请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4)请画出该实验中加入的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图,并标出必要的数据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液体燃料短缺。通过“煤液化”技术,用煤炭和水制取甲醇(CH3OH)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流程如图:
(1)投入汽化炉中的煤炭粉碎的目的是_____。
(2)汽化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变换器中应控制合成气体积之比为:V(CO):V(H2)=_____。
(4)利用CO、H2还可以合成多种物质。仅用CO、H2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
①乙醇(C2H6O) ②尿素(CO(NH2)2) ③甲醛(CH6O)
(5)“煤液化”相对于传统的“燃煤”的优点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与对应实验相符的
A.20℃时,向一杯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B.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向pH=1的盐酸中不断加入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 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 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a、b、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1%
B.P点表示t2℃时,a、b的溶液是饱和状态,c的溶液是不饱和状态
C.t2℃时,a、b、c三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c
D.100ga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1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