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直到恰好完全反应后静置片刻,塑料小方块处于稳定状态.(塑料小方块不与溶液反应)
(1)滴加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
(2)与滴加Ba(OH)2溶液之前相比,塑料小方块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 (1)根据Ba(OH)2和H2SO4反应生成沉淀和水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反应前后,液体的密度以及受到的浮力来分析.

解答 解:(1)Ba(OH)2和H2SO4反应生成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
故答案为:Ba(OH)2+H2SO4=BaSO4↓+2H2O;
(2)Ba(OH)2和H2SO4反应生成沉淀和水,烧杯中的液体密度变小,塑料小方块始终处于漂浮状态,浮力不变,根据公式F=ρgV可知塑料小方块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大;
故答案是:变大.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属于理化综合题,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浮力的相关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从菜场买了一斤鸡蛋,放入水中煮,发现有的鸡蛋壳会破裂有的不破裂.她想:蛋壳的抗裂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明了解到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分别将破裂的蛋壳和不破裂的蛋壳洗净、烘干、研碎,称取两种蛋壳;
②将蛋壳分别放进两份足量的稀盐酸中;
③充分反应,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足量的某一溶液中(如图);
④再测出反应后产生沉淀的质量.
(1)对两种蛋壳,小明要控制的是蛋壳质量相同;
(2)从实验设计上看,小明的猜想是:蛋壳的抗裂强度可能与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有关;
(3)③中“某一溶液”应该是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常用如图甲装置来制取氧气:

(1)如用B装置来制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用A装置加热某暗紫色固体制氧气,符号表达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需要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3)如用C装置收集(2)中产生的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⑥④⑤③①(填编号).
①熄灭酒精灯      
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③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④将导气管口伸入集气瓶口
⑤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⑥观察到导管口出现连续而均匀的气泡
(4)小明打算测定实验产生的氧气的体积,如图乙,请你选出他应该使用的装置c(填编号),如果所选装置中的集气瓶中先未装满水(瓶中水的体积仍大于产生的氧气的体积),对测定的结果有无影响无(填“有”或“无”).
(5)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请选择合适的制取装置AD(在A~E中选,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关于结晶和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有结晶水
D.把溶液的溶剂蒸发一些一定会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粗盐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硫酸镁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图1:

(1)“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泥沙.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
第一次:溶解时搅拌;
第二次:过滤时引流;
第三次:蒸发时搅拌;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本实验溶解3.6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10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不利于后续蒸发溶剂,蒸发溶剂时间会大大延长,浪费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稀盐酸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的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据图分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是往稀盐酸(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下同)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小科在将两种溶液混合后发现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由此小科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敏认为小科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若盐酸过量,酚酞也不变色的.把另一份加入蒸发皿中进行加热,最终得到白色晶体,那么该晶体的组成是NaCl(用化学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  质XYZQ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68164.43.6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4未测48.439.6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若X为氧气,则Y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C.第二次测量时,Y已完全参加反应D.该反应中Z与Q质量变化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面是关于硫化氢的部分文献资料:

实验一:将H2S气体溶于蒸馏水制成氢硫酸饱和溶液,在空气中放置1-2天未见浑浊现象.用相同浓度的碘水去滴定氢硫酸溶液测其浓度.图一所示为两只烧杯中氢硫酸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减小的情况.

实验二:密闭存放的氢硫酸,每天定时取1mL氢硫酸,用相同浓度的碘水滴定,图二所示为氢硫酸浓度随放置天数变化的情况.
实验三:在饱和氢硫酸溶液中以极慢的速度通入空气(1-2个气泡/min),数小时未见变浑浊的现象,如图三.
实验四:盛满试剂瓶,密闭存放的饱和氢硫酸溶液隔2-3天观察,直到略显浑浊.当把满瓶的氢硫酸倒扣在培养皿中观察2-3天,在溶液略显浑浊的同时,瓶底仅聚集有少量的气泡,随着时间的增加,这种气泡也略有增多(大),浑浊也更明显些,如图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见图一)中,氢硫酸的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减小的主要因素是H2S的挥发.
(2)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碘水与氢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I2=2HI+S.
(3)实验三的设计意图是检验氢硫酸长期存放变浑浊的原因是否为“氢硫酸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硫”.此实验中通入空气的速度很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防止因通入空气过快而使H2S大量挥发.
(4)实验四的实验现象说明“氢硫酸长期存放会变浑浊”的主要原因可能是H2S=H2+S(用反应式表示).为进一步证实上述原因的准确性,你认为还应做哪些实验(只需用文字简单说明实验设想,不需要回答实际步骤和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A、B、C、D是四种常见的物质.A是紫黑色固体,将A加热时会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B,黑色固体C在B中燃烧发出白光,同时产生一种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试写出
(1)A、B、C、D的名称A:高锰酸钾;B:氧气;C:碳;D:二氧化碳
(2)黑色固体C在B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3)加热A产生气体B的符号表达式2KMnO4 $\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