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B.
测定空气中O2含量
C.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甲乙丙三位同学利用实验(如图所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它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将③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请你从微观角度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反应后,乙同学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__________,丙同学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__________(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①明矾可作絮凝剂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②以上净水过程中,过滤池的作用是_____。
(2)现要把一瓶浑浊的河水进行过滤,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过滤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三靠”中的其中“一靠”是指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嘴要紧靠玻璃棒的中部,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
(3)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内部容易结垢,既浪费燃料,又易使内部管道局部过热而造成危险。为此,常采用下列措施。
①锅炉要使用软水。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来检验软水和硬水。
②定期清洗锅炉。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工业上常用盐酸清洗。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M的原子易失电子
B.x为7时,M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C.M为金属 元素
D.x为8时,M为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C60是组成元素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B.自然界里,CO2的循环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温室效应的形成,会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D.CO2、CO和C都具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古文献记载:距今5000-4000年我国古代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图1)。青铜器表面常会有一层铜锈,对铜锈开展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CuSO4+5H2O=CuSO4·5H2O
探究I:探究铜锈的组成
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干燥管内白色粉末变为蓝色,试管中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
探究Ⅱ: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在探究Ⅰ的基础上,同学们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在同一实验室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序号 | 甲 | 乙 |
实验操作 | 在250mL的集气瓶中装有100mL氧气、100mLCO2和50毫升水 | 在250mL的集气瓶中装有200mLCO2和50毫升水 |
实验现象 | 第3天,出现黑色斑点,之后面积逐渐扩大并增厚,第9天略显绿色 | 无明显现象 |
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I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由探究I推测,铜锈中含有的元素有_____。
(3)探究II的基本猜想是____。
(4)由探究II推断,防止铜生锈的思路是______。
(5)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关于铜生锈,你还想继续探究的问题是_____。
(6)针对你提出的问题,验证实验的设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周口市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