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请回答问题:

①写出图一中的仪器名称:a酒精灯、b锥形瓶.
②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实验室用B、C、D装置制取、收集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导管的连接顺序是c→d→e→f,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④用如图二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未熄灭.从实验装置角度分析原因是长颈漏斗导管下端未插入液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⑤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O或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若将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图三中G、I装置,观察到G中黑色粉末变为光亮的红色,I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气体可能的组成CO;CO、CO2;CO、H2(至少写三种);若要确定该无色气体的确切组成,选择图三中的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IEFGHI (填写实验装置编号,装置可以重复使用).(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分析 ①据常用仪器回答;
②据A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无棉花可知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③实验室用B、C、D装置制取、收集并测量氧气的体积,考虑双氧水制取氧气;
④根据图可知:长颈漏斗导管下端未插入液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⑤结合题意,并根据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生成物及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根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水的检验方法设计.

解答 解:①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
②根据A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无棉花可知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③实验室用B、C、D装置制取、收集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导管的连接顺序是c→d→e→f,B中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其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④用如图二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未熄灭.从实验装置角度分析原因是长颈漏斗导管下端未插入液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⑤根据“观察到G中黑色粉末变为光亮的红色,I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一定含有还原性气体,说明从G中出来的气体一定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结合题意,可知气体可能是一氧化碳,也可能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也可能是氢气和二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为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需要用澄清的石灰水,再通过氢氧化钠把过量的二氧化碳除尽以免对一氧化碳的干扰,再通过浓硫酸干燥防止对氢气产物水的干扰,然后通过H还原氧化铜,要先验证水的产生,再验证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故装置为:IEFGHI(或 IEIFGHI).
故答案为:
请回答问题:
①酒精灯、锥形瓶.
②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分解.
③c→d→e→f,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④长颈漏斗导管下端未插入液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⑤CO;CO、CO2;CO、H2;(H2、CO2;H2、CO、CO2);IEFGHI(或 IEIFGHI)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用红磷燃烧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B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用适量的稀盐酸洗涤
C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中国发射“天宫一号”的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同时用四氧化二氮为氧化剂,两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O4+R═4H2O+2CO2+3N2,则R的化学式是(  )
A.C3H5OB.C2H5N5C.C2H8D.C2H8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葡萄糖(C6H12O6)属于(  )
A.混合物B.有机物C.单质D.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2+B2→2A2B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比较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下图所列出的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对二氧化碳的制取进行研究.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分液漏斗
(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3)甲同学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CO2↑+H2O,要得到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BDC(填字母),可选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4)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NH4HCO3 $\frac{\underline{\;\;△\;\;}}{\;}$NH3↑+H2O+CO2
乙同学选择加热碳酸氢钠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应选用A(填字母).他不选择加热碳酸氢铵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的氨气属于杂质.
(5)有一名同学欲用E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短(填“长”或“短”)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中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乙(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不是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c(填“a”、“b”或“c”)
(3)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4)要配制100g5%的甲溶液,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序号)A,写出制取气体的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填序号)BC或BE,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了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内,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时碳酸钙和稀盐酸,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