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1)检查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2)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3)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用盖盖灭.

分析 根据氧气的验满、常见的污染空气的三种有害气体和酒精灯的熄灭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检查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2)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3)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用盖盖灭;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用盖盖灭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污染空气的三种有害气体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喷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存在压强差.
(1)如图(a)是一个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B.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明显喷泉的是D.
A.Cu与稀盐酸            B.FeCl3与NaOH溶液
C.CaCO3固体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b)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锥形瓶中的压强变大.
(3)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b装置的原理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反应类型:
(1)电解水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分解反应)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化合反应)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运动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有关电解水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水分子可以再分,而氢原子和氧原子不能再分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1:2
D.在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水是很好的溶剂.如图2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①曲线上P点的含义是t℃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某温度下,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试管中,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则该实验的温度<(填“>”、“<”或“=”)t℃.要使甲继续溶解,又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采取的方法是加水至恰好完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网络(反应条件部分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③均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①③中MnO2均为催化剂
C.反应④⑤⑥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D.C、P、Fe均可在空气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现以锌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和收集纯净、干燥的氢气.制取的氢气中常含有少量HCl气体和水分,可使用下列装置对气体进行净化.

(1)气体进出的正确顺序是(填导管口的标号):a→d→e→b→c
(2)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干燥氢气
(3)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KNO3溶液(K2SO4)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后过滤
B.Fe粉(Fe2O3)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气体加热后冷却
C.CaO(CaCO3)将固体高温加热至质量恒定后冷却
D.CO2气体(HCl)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