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方案2: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若测得各物质质量(g):样品质量为a,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b,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为c,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用a、b、c表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8、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时,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同时,他们还查阅到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除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之外,还可能含有Ca(OH)2
MgCO3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
Na2CO3溶液
,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乙同学设计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a.仪器D、E的名称分别是
分液漏斗
锥形瓶
;若要检查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双孔塞上导气管与橡皮塞接触的地方(即上图装置中C处)是否漏气,应在装药品之
(填“前”或“后”)检查,请写出检查C处是否漏气的方法:
在C处导气管周围滴少量水,关闭B活塞和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干燥管左边橡皮管用弹簧夹夹紧,用热毛巾捂锥形瓶,若C处有气泡冒出,说明C处漏气,若C处没有气泡冒出,说明C处不漏气

b.步骤①所加的酸溶液是
稀盐酸
;请写出水垢中难溶性物质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OH)2+2HCl═MgCl2+2H2O
CaCO3+2HCl═CaCl2+CO2↑+2H2O

c.装置Ⅱ的作用是
吸收CO2中的水
;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Ⅰ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CO2

d.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
如果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为24g,大于了22g,故一定含有50g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CO2质量大于22g的MgCO3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
Mg(OH)2、CaCO3、Mg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1)方案1:

  

请问:①要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必须测量的数据是:碳酸钡的质量和        

②若过滤所得固体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重,测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方案2: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若测得各物质质量(g):样品质量为a,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b,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为c,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用a、b、c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1)方案1:
  
请问:①要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必须测量的数据是:碳酸钡的质量和        
②若过滤所得固体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重,测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方案2: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若测得各物质质量(g):样品质量为a,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b,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为c,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用a、b、c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届江苏盐城第一初中教育集团初三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有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1)方案1:

  

请问:①要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必须测量的数据是:碳酸钡的质量和        

②若过滤所得固体未经洗涤即烘干称重,测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方案2:通过测定样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来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若测得各物质质量(g):样品质量为a,所用硫酸溶液质量为b,完全反应后混合溶液质量为c,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用a、b、c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______.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__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______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______,②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盐酸NaOH溶液△t/℃
13.65%2.00%3.5
23.65%4.00%x
37.30%8.00%14
(1)表中x=______.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1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______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①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③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______.
④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你认为:②可能是______; ③可能是______.
(4)为了进一步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取了13.3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适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200g10%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求:
(1)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2)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
(3)在图2中画出以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质量,横坐标表示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图.(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