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将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和电子分别填入下列空格中: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气 ;
(3)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的;
(4)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变成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由Fe2+制备Fe(OH)2:
(1)【查阅资料】甲同学查阅资料后,得到Fe(OH)2如下信息:
(2)【实验设计】甲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容器A中的反应开始时,弹簧夹C处于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C,容器A中的反应仍在进行.
最终在 容器中观察到白色沉淀,该实验中涉及到主要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有(可以分步书写): , .反应开始打开C的目的是 .
(3)【意外发现】实验表明上述实验中出现白色的沉淀会逐渐转变为灰绿色或绿色,那么如何解释出现灰绿色或绿色的现象呢?甲对上述实验中出现灰绿色或绿色的现象的解释是: .
(4)【阐释异议】乙同学依据配色原理:白色和棕色不可能调配成绿色或灰绿色的常识,认为绿色可能是形成Fe(OH)2·nH2O所致.用热水浴的方式加热生成的绿色沉淀,观察到沉淀由绿变白的趋势.写出该实验中支持乙同学观点的化学方程式 .
(5)【深入验证】欢迎你参加该研究小组的讨论,请提出一种在研究由Fe2+制备Fe(OH)2的过程中,有助于对沉淀由“白”变“绿”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的实验设计新思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 B: ;
C→D: 。
(3)在图中的物质间还存在一些转化关系,他们分别是: → ; → (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H2S; 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 猜想4:有CO2、H2S、 ;
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 ,振荡。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 ,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量。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 、
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B.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O2在高温下能与木炭反应生成CO。为验证该反应,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装置图如下:
(1)根据装置图,填写下表:
仪器标号 | 仪器中所加物质 | 作用 |
A | 石灰石,稀盐酸 | 石灰石与盐酸作用产生CO2 |
B |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与CO2不反应) |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
C | ||
D | ||
E |
(2)D处要增加的仪器的名称是 。
(3)写出CO2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CO的化学方程式 。
(4)验证CO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 法收集,此时导气管应伸在 ,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的性质,也可用 法收集,此时导气管应伸到 ,可用 的方法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