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纯净物的化学式是经实验测定得出的.同学们设计以下甲、乙两组实验方案测定水的组成.
①甲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端的气体是
 
.由产生气体的体积可推算出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若氢、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用“m”或“n”表示).
②乙方案的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可观察到
 
.若反应结束测得B装置减轻1.6g,则C装置增重的质量会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g.甲、乙方案的反应原理虽不同,但实验的设计依据都是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电解水实验,氢气的制取和检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根据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氢、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计算水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②加热条件下,氧化铜能和氢气反应生成水和铜;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答:解:①甲方案是电解水,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通电 
.
 
2H2↑+O2↑,b端的气体是氢气;
设水分子中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分别为x、y,
根据题意有:xm:yn=1:8,
x:y=n:8m,
故填:n:8m.
②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B装置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
若反应结束测得B装置减轻1.6g,说明氧化铜中参加反应的氧元素质量是1.6g,则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是0.2g,即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是1.8g,因为A装置中产生的氢气中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因此C装置增重的质量会大于1.8g;
甲、乙方案的反应原理虽不同,但实验的设计依据都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总个数不变.
故填:黑色固体变红色;大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总个数不变.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1)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
 
,它是一种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若实验室要制得较纯净的甲烷气体,最好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2)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缓解化石能源(石油、煤和天燃气)带来的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可再生;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锂电池已广泛用于我们生活中,已知锂原子(Li)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原子结构示意中X=
 
;锂元素化合价为+1价,它与氧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4)生活中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它是
 

(2)图2中的操作错误是
 
;若按图2操作,取用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
 
g.
(3)量取蒸馏水的体积读数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为1g/cm3
 
,而实际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在上述实际配得的溶液中加6.0g水,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在上述实际配得的溶液中加23.0g氯化钠,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已知:25℃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所有食品都要注意保持干燥和严防毒变,往往在包装袋内常放入一小包干燥剂,其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干燥袋上都有“请勿食用”字样.
(1)“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
 
作用.
(2)写出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吸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砒霜是一种剧毒药品,其主要成分为As2O3,可用锌和盐酸酸混合在一起,检验是否砒霜中毒,若试样中有砒霜,则反应生成砷化氢(AsH3),氯化锌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澄清的石灰水通二氧化碳
 
继续通二氧化碳的方程式
 
(可以叙述现象也可以写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工厂为了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在下图流程中,沉淀池里物质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1)沉淀B高温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基本类型:
 
,该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
(2)实验室里操作①称为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操作②的过程是加热浓缩、
 
、结晶,获得(NH42SO4晶体.
(3)从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说明上述流程的主要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学完第七章后,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了如下科学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发生复分解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
(2)猜想与假设:
①酸、碱、盐的溶液混和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变少了,反应就发生了;
②酸、碱、盐的溶液混和后,肉眼能看到新物质的产生(例如,有沉淀或气体),反应才发生.
(3)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请结合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1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H2SO4+Ba(NO32=BaSO4↓+2HNO3
②稀硫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钾溶液
 
H2SO4+K2CO3=K2SO4+CO2↑+H2O
③稀盐酸溶液中先加2滴酚酞试液,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并不腿色
 
④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碳酸钾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氯化铵溶液中滴加浓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4)解释与结论:
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有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两两结合生成了沉淀或气体或水.如①中有Ba2++SO4 2-=BaSO4↓,②中有2H++CO3 2-=H2O+CO2↑,③中有H++OH-=H2O,④中有
 
,⑤中有
 
,从而使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经过分析,同学们得出的结论,猜想
 
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败B、干冰升华
C、面包发霉D、菜刀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是(  )
A、风吹草动B、花香四溢
C、火烧赤壁D、木已成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