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为了探究给物质加热方法,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mL水.1号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上方约3cm处加热;2号试管的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加热;3号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用的时间,分别是60秒、35秒、27秒.请你完成:
(1)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填“外焰”、“内焰”或“焰心”),原因是外焰温度最高.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注意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写两点).
(3)在加热时,操作不当常常引起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写一点).

分析 (1)根据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的高低进行分析;
(2)根据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操作要点分析.

解答 (1)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
故填:外焰;外焰温度最高;
(2)给液体加热,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无论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还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都要先预热再固定加热;
故填: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
(3)对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破裂,说明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的原因可能有:①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②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③没有先进行预热等;
故填: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给试管中的液加热时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安全意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化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来做电极(合理即可);
(2)燃着的木条放在氮气中立即熄灭,由此推测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3)红磷可用作制造烟雾弹,是因为红磷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可以看作纯净物的是(  )
A.黄酒B.水和冰的混和物C.加碘盐D.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以下事例主要用于证明分子间存在间隙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则应取用的药液量是(  )
A.0.5 mLB.1 mL~2 mLC.3 mL~4 mLD.5 mL~6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被煮沸B.土豆被切成丝C.碟子被摔碎D.馒头发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自然界的水能够自我净化
B.蒸馏水可以通过自来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冷却而获得
C.水只要是无色透明的就能饮用
D.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明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科学是一把双刃剑.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使我们对碘有了新的认识:
(1)自然界中的碘(127)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该元素在人体中为一种微量(填“常量”或“微量”)元素,如果人体缺乏碘元素就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2)我们食用的加碘盐中的碘主要以KIO3的形式存在,KIO3中碘的化合价是+5,KIO3受热易分解,因此做菜时应注意菜快要出锅时再加盐.
(3)日本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内发生的核裂变可产生放射性碘l31和铯l37,其中碘131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和78个中子.科学证明,每人日服用含碘100mg的碘片能有效阻止碘131的辐射.曾一度被抢购的加碘盐每500g中含碘20mg,按上述标准,即使这些碘都转化成能防止辐射的碘,每人每天应吃2500g加碘盐才起作用,这远远超出了人体正常摄入食盐量,显然是不科学的!
(4)这次核泄漏事故,使新能源的开发和安全使用再次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除了开发和利用核能之外,人类还可以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潮汐能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现有H2、CO、CO2三种气体,请从不同角度指出其中任一气体与另两种气体的不同之处.
①氢气是一种单质氢气是一种单质  ②一氧化碳具有毒性
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④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