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铝、铁、铜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铝、铁、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AlSO4+Cu
B.用硫酸铝溶液、氯化铜溶液、单质铁三种物质可探究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C.铝制品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制器品表面可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D.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

分析 A、根据铝的化合价、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考虑;
B、判断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常用“三取中”的方法考虑;
C、根据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的特性分析;
D、根据我国金属的使用顺序分析.

解答 解:A、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故A错误;
B、由于铁不能与用硫酸铝溶液反应.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可探究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铝>铁>铜,故B正确;
C、铝制品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制器品表面可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故C正确;
D、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金属的有关性质知识,完成此题,要熟记和理解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纯碱--Na2CO3--碱B.大理石--CaCO3--盐
C.熟石灰--CaOH--碱D.硫酸--H2SO3--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这是我国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这项中“中国理论”“中国技术”“中国装备”凝结而成的突出成就,必将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据资料记栽: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以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水分子包裹而成.既含水又呈固体,看起来像冰,很容易被点燃.可燃冰形成要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不能太高,太高容易分解熔化;要有较高压力,压力越大,可燃冰越稳定;要有甲烷气源,古生物遗骸的沉积物通过细菌分解后可以产生甲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根据可燃冰形成条件,可采用升温分解、减压释放等方案开采可燃冰.
(3)研究表明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因此可燃冰开采应注意控制好对CH4的收集,防止CH4逸入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物质的组成,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
A.盐酸、胆矾、石油、沼气均为混合物
B.乙醇、氮气、氨气、C60均由分子构成
C.乙酸、甲烷、葡萄糖均为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
D.构成NaCl、MgO的微粒,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诗句、成语等进行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C.“真金不怕火炼”--金(Au)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釜底抽薪”(釜:烹煮食物的容器.薪:柴禾)--破坏了燃烧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物质的量是一种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mol),1摩尔物质大约含有6.02×1023个该物质的微粒.如1mol氢气含有6.02×1023个H2分子,含有2×6.02×1023个H原子.据此回答:
(1)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数量是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理量.
(2)1mol硝酸(HNO3)中含有3×6.02×1023个O原子.
(3)如图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1mol氧分子中含有8×2×6.02×1023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某同学利用如下实验研究酸的性质,并进行未知物检验.
序号
实验
现象红色固体消失,溶液变黄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进行实验①、②的目的是探究酸能否与氧化铁反应.
(2)依据实验③、④的现象,可得出关于方解石和云白石成分的结论是含有碳酸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三套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已知:15℃、101kPa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1)A和B中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容积相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充满CO2.将A的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frac{1}{3}$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B中也注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frac{1}{3}$的蒸馏水,充分振荡.
①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
②B中塑料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B中塑料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瓶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2)用传感器测量C装置中圆底烧瓶内压强的变化.
①某同学检验C装置气密性.甲中图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同学进行的操作是缓慢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并保持活塞不动.
②在圆底烧瓶中充满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注入液体.下图乙是向C装置中分别加入同体积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气压变化图象,其中表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曲线是Ⅱ(填“Ⅰ”或“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B、D、E均为无色气体.请回答:
(1)X可能是CO(填化学式).
(2)B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干冰,该固态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人工降雨.
(3)写出A+E→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