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Cu2+、 H+、NO3-、SO42- B. K+、Na+、SO42-、Cl-
C. Be2+、NH4+、OH-、SO42- D. Fe3+、K+、H+、Cl-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配制一定溶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可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一定偏小的操作是( )
A.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水时俯视刻度
B.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时右盘忘记放纸片
C. 用固体氯化钠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搅拌溶解时有液体溅出
D. 用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3%的氯化钠溶液,量6%氯化钠溶液时仰视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符号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N2两个氮原子
B. 2H两个氢元素
C. 2H2O两个水分子
D. Ca2+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抽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石油 B. 海水 C. 水银 D. 过氧化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物质甲与乙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序号 | 甲 | 乙 | 丙 | 丁 | |
微观示意图 | |||||
反应前质量/g | 34 | 60 | 0 | 0 | |
反应后质量/g | 0 | x | 18 | 64 |
(1)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填化学式);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X的值是____;
(3)由构成的物质中
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4)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溶解
C. 气密性检查 D. 振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芙蓉分校2019届九年级第六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H2C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受热分解后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色;猜想二:三种氧化物可能是 CO2、CO 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②向氯化钯溶液中通入 CO,会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二,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下图中装置。
(实验结论)当观察到装置 A 中变蓝、B 中变浑浊、C中出现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时,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写出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①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 A 和装置 B 能否对调顺序,为什么?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 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1)B物质是_____。
(2)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放热
B. 图1中,BC段发生的反应是CO2+Na2CO3+H2O=2 NaHCO3
C. 图1中,pH=12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含Na2CO3和NaHCO3
D. 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反应,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