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烧杯中出现蓝色沉淀.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液中成分有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甲: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CuSO4
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H2SO4
丙:滤液中的溶质是                   4 
丁: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交流讨论】同学们对以上的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设计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的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 
 溶液呈无色
 猜想   不成立
 (2)继续在上述试管中加入      
 产生蓝色沉淀 
 猜想   成立 

(1)2NaOH+CuSO4═Cu(OH)2↓+Na2SO4.(2)NaOH、Na2SO4.乙;如果滤液中含有稀硫酸,则不可能出现蓝色沉淀.【设计实验】(1)甲.(2) 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丙.

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含钙元素且不与盐酸反应).化学活动小组想测定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设计方案如下(如图所示,图中固定装置的仪器已略去);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取10片药片研细,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经干燥后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1)装置D的作用是                               
(2)为了获取所需数据,将以上方案补充完整.
(3)有同学认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以利用二氧化碳难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性质除去氯化氢,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4)根据以上方案测定结果会偏低,分析原因并改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4)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燃烧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 “吸住”而不掉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        

(5)为完成上述实验,用lO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应与乙图中        处(填“a"或“b”)刻度线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问答题

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在六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A、B两种大理石各50克,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记录表如下: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5%
10%
15%
大理石的种类
A
A
A
B
B
B
收集一瓶CO2所用的时间/秒
 
 
 
 
 
 
(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除了研究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会影响CO2的产生速度外,还在研究         的影响.
(2)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们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修改,使大理石的              也相同.
(3)为了准确比较CO2气体的产生速度,理论上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遵义市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下图),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理由是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铁的燃烧和锈蚀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铁丝燃烧
如图1所示,取3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系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根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观察到:Ⅰ、Ⅱ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Ⅱ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
(1)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作用:                           
(2)为什么Ⅲ中铁丝不能燃烧                           
(3)分析Ⅱ中铁丝燃烧比Ⅰ中更剧烈的原因                                    
探究二:铁粉腐蚀的条件
如图2所示,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观察到量筒内水沿着细导管慢慢进广口瓶(容积为146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
读数/mL
量筒最终
读数/mL
所需时间
/min
1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100
72
约120
2
l 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2
约70
3
                           
\
\
\
(4)金属腐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金属元素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的过程.
(5)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6)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7)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是        
(8)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     %(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试分析该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                 (写任意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10分)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                   
(2)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                           
(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CO2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可能为:I.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                                                        
②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③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
稀盐酸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Ⅱ成立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该设想的优点
         (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4分)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②实验二中,若出现                      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