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烧杯中溶液PH随滴入物质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7(填“<、=、>”)。
(2)根据曲线判断:(填化学式)a物质是_____,b物质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
(3)当滴入物质的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若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写化学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是相对分子量最小的氧化物。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_____。
(2)反应③的基本类型:_____反应,该反应中体现了D的_____性。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反应②中B的作用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不同的实脸方案开展了如下探究:
(1)此反应中红磷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A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待红磷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约瓶内空气的__________ 体积。
(3)你认为装置B与装置A相比较的优点为 __________。
(4)小军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设计实验方案如图装置C,同学们都认为这个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5)同学们根据上述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 在药品的选择,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木炭来完成实验,需要对C装置进行改进,改进措施为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你认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改进后继续实验,并与装置C组合制取并收集
,待收集完
后,先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制取
,化学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该装置与E装置组合来收集
,检验其中是否集满
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某无毒气体的密度是空气密度的59倍,且极难溶于水,在空气中不易变质,则该气体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
(4)氧气可采用C装置收集并采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
(5)若将装置F注满水用排水法收集,请简述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的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如图中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模型,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两种物质的分子模型)
①物质d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②将1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待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物为10.2g,则原混合物中氯酸钾质量为__________。
③已知甲烷化学式为,乙烷化学式为
,丙烷化学式
,试推断丁烷化学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C是进行______操作装置中的一部分,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若选用D装置收集O2,则气体应从_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若用A装置制O2,反应的原理为(写反应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装置A、B中分别加入两种试剂都可以制得氧气,两个反应中用到的同一种试剂是______(写化学式),该试剂的作用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50g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下面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 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 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种碳的氧化物?
(猜测)
猜想1 | 猜想2 | 猜想3 |
只有CO | 只有CO2 | 含有CO和CO2 |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观察到_____(填字母)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_________;②E装置中出现________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讨论)①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科研机构研究利用铁的氧化物循环裂解水蒸气制氢气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需不断添加 Fe3O4 和 FeO
B.理论上,反应 II中每加入 18g水蒸气,会有 72gFeO 参加反应
C.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 Fe、C、H
D.整个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