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下列物质中不含盐的是(  )
A.洗涤用的纯碱B.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
C.医疗上做钡餐透视用的硫酸钡D.建筑用的熟石灰

分析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洗涤用的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C、医疗上做钡餐透视用的硫酸钡,是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D、建筑用的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含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碱与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李老师在实验室制取了两瓶常见的无色气体,放置在试验台上,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气体可能是氢气(或H2),推断的理由是集气瓶口向下放置,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B气体可能是氧气(或O2)【或者二氧化碳(或者CO2)】(写一种)
(2)请设计实验验证所推断的B气体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3)在实验室制取B气体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小明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入试管A、B中,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1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红色.
实验2中,若B盛装的是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实验3中,小明同学向两支试管吹气,观察到B中无现象,针对B中的情况,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B中无明显现象,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一: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二: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C、D两个实验.

(2)实验现象:C中的软塑料瓶变瘪,D中气球胀大小亮认为小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光同学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的实验不严谨,若仍利用该装置,需要补做的对比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3)小光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他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C实验后的溶液少许,再向其加入
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 
 
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反思拓展】探究结束老师说,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些角度可以是:
①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②通过检验生成物证明反应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2015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有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是一种化合物
B.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C.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青蒿素是由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中A、B、C分别是同学们本学期学习过的物质,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都属于氧化物,且空气中C的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表示相连的两物可以发生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的化学式是C或O2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该反应中体现出B物质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是做燃料.
(3)C→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4)从微观角度分析B、C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我国著名的闽籍制碱专家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资料摘要:
Ⅰ.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Ⅱ.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碱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1)样品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杂质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纯碱样品配成溶液后,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2)分析滴加的CaCl2溶液要过量的原因: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1%.如果不洗涤沉淀物会造成测定结果大于91%,这是因为沉淀物上会附着一些杂质.
[方案二]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4)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再接上装置C和D.
(5)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6)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根据质量守恒 定律,装置C(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Na+和Cl-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D.NH3由一个氮元素和三个氢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酒香不怕巷子深”,从分子角度分析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说明了引起火灾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和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的三个条件,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B.质量和体积的大小不同
C.运动形式和间隔的远近不同D.在化学反应里是否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