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用“○○ ”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2)反应后物质属于         (填物质分类),从微观角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是              ;

(3)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还得到哪些信息?(请写一条)                                


.(1)3:1(2)混合物; 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反应4Zn+10HNO3═4Zn(NO32+X+3H2O中,X的化学式为(  )

 

A.

NH3

B.

NH4NO3

C.

NO

D.

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取镁、碳酸镁组成的固体混合物20.4g,放入325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5.4g气体和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A.4.8g          B.9.6g             C.13.6g           D.16.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2HCl+FeO=FeCl2+H2

  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2SO4=MgSO4+2H2O

  C.工业用纯碱制烧碱:Na2CO3+Ca(OH)2=CaCO3↓+2NaOH

  D.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2CO+O2 点燃 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鉴别CO2和CO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Ca(OH)2

除去CO2中含有的CO

除去CaO中的CaCO3

方案1

闻气味

滴加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点燃

加水溶解,过滤

方案2

看颜色

通入适量的CO2过滤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滴加足量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黑龙江省垦区宁安、海林农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手笔投入建设沼气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沼气主要成分是什么?写出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分)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1分)

     A.用灯火实验检验人是否可入沼气池中清洗沼气池

B.沼气池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C.沼气泄露,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D.沼渣属于化学肥料

   (3)某场因地制宜推广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养殖--沼气—种植”等生态家园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写出“养殖--沼气—种植”发展模式的一点积极意义。(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称取NaCl和BaCl2的固体混合物32.5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质量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            g.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4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若A为硝酸钾,60℃,将120gA放入100g水

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8g;

那么该温度下200g水中溶解       g乙,

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若将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100克和乙物质的

饱和溶液200克分别升温到t2 ℃(不考虑水分蒸发),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