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将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32.9g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202.9g,加入326.9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逸出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521.0g。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O2的溶解忽略不计)。


解:反应生成的CO2质量=202.9g+326.9g-521.0g=8.8g

设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8.8g

x=21.2g    y=23.4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用语中,与其含义不相符的是

A.O2—2个氧原子B.Ca2+—钙离子  C.P2O5—五氧化二磷   D.2H2O—2个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依据表中的元素所组成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C

O

Cl

Na

Ca

(1)A、B组成元素相同,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B+C,则C物质是______。

(2)D、E、F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F俗称小苏打,已知在溶液中D与F反应生成E和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某红色溶液中滴加D溶液,溶液颜色经历红色→紫色→蓝色的变化过程,且无气体、无沉淀产生。则原红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D物质是______________。

(4)向X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物质Y,溶液变混浊,在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变澄清、无气体产生。则溶液变混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O2,二者发生反应生成CaCO3

②X是Na2CO3、加入的物质Y是Ca(OH)2,二者发生反应生成CaCO3

③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aO,CaO与水反应消耗溶剂使Ca(OH)2析出;

④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aO,CaO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不能再溶解;

⑤X是Ca(OH)2、加入的物质Y是CaO,CaO与水反应放热使Ca(OH)2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供给生物体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

动。某同学在进行“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时,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如果要

调整试管高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只调节旋钮A           B.只调节旋钮B 

C.只调节旋钮C           D.调节旋钮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在C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             物质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4)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甲同学进一步推测: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5)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物质是碳酸钠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氢氧化钙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部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再用下图所示装置,对获得的铜粉(含炭)样品进行实验,测定铜的质量分数。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铁架台(含铁圈、铁夹)、分液漏斗、平底烧瓶、硬质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灯、石棉网、洗气瓶等。

药品:红褐色(含炭)样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可用来吸收水和CO2)。

①除上述仪器外,实验中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是(30)       

②实验操作前,首先进行(31)           检查。在C中加入样品粉末W g,D中装入药品后并称量为m1 g,连接好仪器。打开A的上塞、活塞,慢慢滴加溶液。对C进行加热。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关闭A的活塞,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D的质量为m2 g。

  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装置C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类型(32)         ;充分反应后装置C中剩余的固体成分是(33)            

③问题和讨论:

实验完成后,老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经讨论,有同学提出在B与C之间加入一个装置,该装置作用是(34)                          

④有学生提出直接用右图装置,在空气中直接加热进行实验。

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 (35)             

若取20g铜粉(含炭)样品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仪器a中

剩余的固体质量为24g,计算求原来混合物中铜的物质的量以

及铜的质量分数。

(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