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导致了核泄漏的重大灾难,引发了全球对能源开发利用的大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能是目前最安全、最清洁、最主要的能源

B.大量开采化石燃料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C.大量电解水生产氢气是开发氢能的唯一途径

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选D。日本核泄漏灾难表明核能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A错;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应合理开采,B错;电解水生产氢气成本高,应研发利用太阳能分解水,C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Na+、Cl-、Ca2+、Ba2+、SO42-、CO32-,现取两份100 mL溶液进行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存在Cl-           B.一定存在CO32-,可能存在Ba2+       C.一定存在Na+               D.一定存在SO42-,可能存在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丙、X、Y、Z六种物质,其中连线两端的甲、乙、丙溶液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X、Y、Z之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 )

X

Y

Z

A

HCl

NaOH

Na2CO3

Cu

CuO

CuSO4

B

HCl

Ba(OH)2

Na2CO3

H2O

H2O

O2

C

H2SO4

NaOH

K2CO3

C

CO

CO2

D

H2SO4

Ba(OH)2

K2CO3

CaO

Ca(OH)2

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氢气                          D.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区分海水和蒸馏水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滴加硝酸银溶液          B.加热蒸发

C.滴加澄清石灰水                    D.滴加酚酞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

B.向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

C.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

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解释

a烧杯溶液变红色

b中氨分子运动到a中,氨气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a烧杯溶液变红色

氨气与酚酞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b烧杯溶液为无色

b中氨分子没有运动

b烧杯溶液为无色

a中酚酞分子运动到b中,氨水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a与c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①P点的含义是              

②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质量是     g。

③将t2 ℃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 ℃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⑵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最小范围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