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以下有关氧气的实验有错误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
检验氧气

分析 A、根据硫燃烧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C、根据木炭燃烧时的现象解答;
D、根据检验氧气的方法解答.

解答 解:
A、硫燃烧时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为防止污染空气,集气瓶内预先放些水,故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集气瓶内预先放些水或沙子,故错误;
C、木炭再这样其中燃烧,发出白光,故正确;
D、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及其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故正确.
答案: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写出除去下列括号内的杂质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CO2[CO]CO+CuO$\frac{\underline{\;\;△\;\;}}{\;}$Cu+CO2
CO[CO2]CO2+2NaOH═Na2CO3+H2O;
N2[O2]2Cu+O2$\frac{\underline{\;\;△\;\;}}{\;}$2CuO;
CuO[Cu]2Cu+O2$\frac{\underline{\;\;△\;\;}}{\;}$2CuO;
CuO[Cu2(OH)2CO3]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Cu[Fe]Fe+2HCl=FeCl2+H2↑(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现有4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B为红色金属氧化物,A元素形成的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名称是铁.
(2)实验室利用上述反应制备某气体X,相同条件下X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在Z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Z的化学式为ZnSO4
(3)若X、Z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且都是双原子分子;B为液态,A为黑色粉末.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M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常温常压下呈液态,M的化学式为H2O2.实验室中M的用途有制取氧气等(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1991年,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15,已知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则其核外电子数为49,中子数为66,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往试管里送入固体
B.
闻气体的气味
C.
点燃酒精灯
D.
用滴管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小明看到妈妈向洗衣服的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泡沫少(填“多”或“少”),他认为这时的水为硬水.
(2)小明向一杯水中加入了一大块冰糖,水差点就洒出来了,过一会儿,他发现冰糖消失,液面下降了,这是说明分子具有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白雾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在空气中激烈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综合实验探究题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收集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 ②集气瓶
②同学小张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A和D或E,(填字母)进行组装,其化学反应表达式为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③实验室制取CO2时,选用的发生装置只能选用B,试猜想 CO2的反应物状态为固体和液体.
④CNG是压缩天然气的简称,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小,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的方法制取的,请猜想,制取甲烷气体选择上述B为发生装置,若用F装置收集时,其操作为先由a灌满水,再由b口灌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二氧化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气体,也是初中重点学习的一种物质,为了更好的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同学们完成了以下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一】图1中的实验现象是蜡烛由下往上依次熄灭.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小明同学受到启发,设计了如图2的家庭小实验,观察到高的蜡烛线熄灭,原因是热的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小.
小明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的现象,你认为茶杯变黑的原因可能是氧气不足时,蜡烛燃烧能生成炭黑.
由上述实验得到启发:
从意外失火的高楼中逃生的正确方法是①②(填序号).
   ①用毛巾捂住口鼻   ②低头弯腰沿墙迅速移向门外    ③打开窗户跳出.
【二】图3中的软塑料瓶中充满CO2,倒入适量的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是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小红同学知道在实验中,通常用饱和石灰水检验CO2,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为弄清这样做的原因,他设计了以下实验:
在两个体积相同的盛满CO2的广口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2所示.
 ①甲、乙装置中实验现象的不同之处是甲中的气球膨胀小,乙中的氢气膨胀大.乙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②通过上述实验说明,用饱和石灰水检验CO2,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时,实验现象明显,但是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不好;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时,实验现象不明显,但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好.
【3】如图4,集气瓶中充满CO2,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一半用水喷湿,放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小花干燥的一半无明显现象,湿润的一半变红色,此项想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小刚同学又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5,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①中盛有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②中盛有碳酸钠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先将乙中的液体挤出,一段时间后,再将甲中的液体挤出.
    小杰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图6集气瓶中进行实验,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该反应中生成的白色固体是氧化镁.这个实验使你对燃料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