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
 
,该变化是
 
变化;同时,氢氧化钠固体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请写出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解答,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发生潮解,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解答.
解答:解:氢氧化钠固体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潮解,属于物理变化;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反应的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潮解; 物理;CO2+2NaOH═Na2CO3+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氢氧化钠的性质及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了解相关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小丽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如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
 

(2)由题意计算:需氯化钠固体
 
g,水
 
mL(水的密度是1g/mL),如果现有三种规格的量筒:100mL、50mL、10mL,你认为用哪一种量筒最适宜
 

(3)配置此溶液的操作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源于生活,将生活中的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1)厨房里作调味品的一种酸是
 

(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
 

(3)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②空气;③水;④可乐;⑤牛奶;⑥氯酸钾;
A.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
 
,B.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填空:
(1)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反而减小的是
 

 
℃时,甲与丙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从该溶液中提取甲的较适宜方法是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关系是
 
(用“甲”、“乙”、“丙”及“>”、“<”或“=”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以下A、B、C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填空.

①属于阳离子的是
 
,②属于原子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宋朝初期,人们发现江西上饶有一苦泉,蒸发这种苦泉水会得到胆矾(即硫酸铜),熬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会变成铜锅,这也是湿法炼铜的起源.写出这个反应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2)冷的浓硫酸能使铁表面钝化而不被腐蚀,所以可以将浓硫酸盛放在铁制容器中,但某同学错把稀硫酸装入了铁制容器中,此时如遇明火,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解决问题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汽车修理工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掉在衣服上的石油
C、硬水洗涤衣服能节肥皂,洗涤更干净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壁上留下的红色物质用稀硫酸浸泡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刻划玻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生铁铸造铁锅
D、“可燃冰”用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