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为区别它们,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状况不变的是____________,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____________,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要想区别这两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现象的是二氧化碳。
空气氧气 氮气二氧化碳分别加入石灰水浑浊 【解析】 点燃的木条在空气中照常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在氮气、二氧化碳气体中不燃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1空气的成分 题型:实验题
(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集体设计)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研究讨论后,采用燃烧方法除去氧气后,测定剩余气体的体积。但首先需要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1)要能确保消耗其中的氧气,使气体的体积减小,选择什么样的药品就显得很重要。他们应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填编号)_______▲_______ 。
A.蜡烛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2)药品的取用量也有相应要求。你认为取用量应达到什么要求?______ ▲_______。
(设计实验)
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两套装置。
(3)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_。
(4)为了确保实验的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
(5)集气瓶中所选择物质燃烧反应的反应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实验)
第二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不溶于水,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发生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而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于是他们将试管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做好标记(如图C)。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足量)白磷,迅速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将试管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将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并在水中将橡皮塞取下。
(6)此装置的优点是(任写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组A同学用镊子从容器中取出白磷后,准备在滤纸上切割时,B同学立刻阻止了他,指出他的操作不正确,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红磷过量; A; 装置气密性; P+O2P2O5; 防止产生的五氧化二磷被吸入至呼吸道; 测定结果更加精确; 防止白磷在空气中切割时引起自燃,造成实验危险 【解析】 (1)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气体二氧化碳,硫粉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硫,木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硫,这些物质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产物均为气体,而红磷燃烧的产物为固体五氧化二磷,消耗掉氧气后能使瓶内外产生压强差,将水压进集气瓶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食醋是对身体有益的调味品,其有效成分是乙酸(CH3COOH)。回答:
(1)乙酸中的__________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一个乙酸分子含有原子个数为__________;
(3)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O840% 【解析】 (1)根据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分析;(2)根据乙酸的分子结构来分析;(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2)由题干信息可知,1个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乙酸分子中共有2+4+2=8个原子; (3)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溶解形成溶液时,一定出现放热现象
B. 河水经过静置、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得到纯净的水
C.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 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B 【解析】 A、根据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河水经过静置、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后,得到的是纯水,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可能采用的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进行分判断;D、根据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A、物质溶解形成溶液时,不一定出现放热现象,也可能是出现吸热现象,选项错误;B、河水经过静置、过滤、活性炭吸附、蒸馏后,得到的是纯水,正确;C、若采用的恒温蒸发溶剂...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2018届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镜子破裂 B. 蜡烛熔化 C. 干冰升华 D. 食醋除水垢
D 【解析】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A、镜子破裂只是形状改变了,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B、蜡烛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错误;D、食醋除水垢是食醋...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1.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医疗急救 B. 潜水
C. 灯泡中充氧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D. 动植物呼吸
C 【解析】 试题A、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故说法正确; B、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潜水,故说法正确; C、氧气具有氧化性,灯泡中不能充入氧气,故说法错误; D、氧气能供给动植物呼吸,故说法正确; 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2.1.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题型:单选题
许多旅客乘火车经过青藏铁路穿越青藏高原时,会发生高原反应,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里( )
A. 氧气体积分数远远低于21%
B. 氮气体积分数远远超过78%
C. 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 ,但空气稀薄
D. 二氧化碳(CO2)气体含量大大增多
C 【解析】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由于空气的成分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许多旅客乘车穿越青藏高原时,会发生高原反应,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比较稀薄,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变,由于空气稀薄氧气的含量相对来说就少了。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练习:3.1.1微粒的性质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教材中“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证明:蒸馏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B. 实验证明: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C. 实验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D. 实验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A 【解析】 蒸馏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只有A项正确。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 B. 酒精燃烧 C. 铁丝弯曲 D. 西瓜榨汁
B 【解析】 A、干冰只是发生了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C、铁丝弯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将西瓜榨成西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