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吹胀气球﹣﹣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电解水生成H2和O2﹣﹣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分子

D. 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锂原子序数是3

B. 锂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最是6.941

D. 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的有关问题(7分)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的排放量,

(2)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作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科学家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填“是”或“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氨水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进行试验)图Ⅰ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甲烧杯_____乙烧杯_____;其中烧杯乙的作用是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导出一些结论: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③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分析讨论)(1)按照改进后的实验,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其可能原因是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Ⅱ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的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2mL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并同时向两支U型管中注入浓氨水。

(1)按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该现象说明了_____。

(2)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哪些优点:①_____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或指出符号的意义:

(1)3H2O_____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3)2个氯原子________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为+5价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于Na和Na+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B. 质子数相同

C. 核外电子数不同 D. 属于同一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五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江和几个同学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来探究还原反应的概念。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B装置应连接C、D哪个装置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有什么?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这个反应里,如何体现还原反应的概念?请说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五校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几种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煤油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并冒黑烟

B. 浸透水的棉花球接触酒精灯火焰即燃

C. 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 甲烷与空气充分混合遇明火一定会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县、赵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 “”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