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有A、B、C、D、E五种实验装置,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装置用序号表示):

(1)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常选用的一种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选用装置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时,D内盛放的试剂应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______导气管通入瓶中。

(4)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_________导气管进入瓶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所示,将一支装满氨气的试管倒放于水槽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 C, 氢气难溶于水 B、 浓硫酸(浓H2SO4 A a A b 、 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试管中液面上升 氨气极易溶于水

【解析】

1)根据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即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等,进行解答;

2)根据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取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常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进行解答;

3)根据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解答;

4)①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根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进行解答;

②根据氨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及压强的知识进行解答。

1)依据是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装置,因此选用B装置;因为氢气难溶于水,因此可采用排水法收集;

2)依据是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装置,因此选用B装置;常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3)根据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的是“固体加热型”的装置,故选的发生装置是A,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气体应从 a 导气管通入瓶中;

4)①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选用的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为A;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E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 b导气管进入瓶中;

②根据氨气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极易溶于水,试管中氨气溶于水后,试管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试管内液面上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二氧化碳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 ___________

(2)3 个氢氧根离子 _________(3)2 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SO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

B. 2Fe:表示2个铁原子

C.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 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促进或控制化学反应,更好地使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1)下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

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②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填序号)

A.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碳

C.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经济危机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汽油燃烧时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试从微观角度解释:__ ,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就越多,汽油分子和氧分子碰撞的几率就越大,_____

(3)尿素[CO(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古代将炉甘石(主要成分 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按适当比例混合后加热到约

800℃,得到外观似金子的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和气体 A。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ZnCO3ZnO+CO2↑)

(1)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生成其中铜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O+C4Cu+CO2,请写出生成锌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黄铜常被称作假黄金,区别真假黄金的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

A.看颜色 B.在空气中灼烧 C.放入稀盐酸中 D.放入硝酸锌溶液中

(3)气体 A 中一定含有CO2,还可能含有CO,确定气体 A 中是否含有CO的实验操作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见著知微是化学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资料一:

资料二:氟及其化合物常运用于原子弹制造、航天工业等领域。氟气(F2)化学性质极其活泼,水都能在氟气中燃烧,且燃烧产物是氧气。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个电子层,图Bx=________

(2)如图是水与氟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方框内应填图中的__________选项,选择此选项的理由是________

(3)作为航天大国,我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型号众多。某型火箭曾采用N2H4H2O2作为火箭推进剂,N2H4H2O2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氧化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是_______ (放热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包粉末,已知由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中的2种或2种以上物质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甲和无色溶液A

②向①的沉淀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

③将①得到的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沉淀甲一定是CaCO3Fe(OH)3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 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MgCl2NaNO3

C. 这包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

D. 无色溶液A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Na2SO4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2022,相约北京”文艺表演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形象。

熊猫木偶熊猫木偶高2.35 m,质量仅为10 kg,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做框架,配合LED灯制作而成。其中,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新型材料,密度比铝小,强度比钢大。

力学上,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使材料变形和断裂时所需的力越大强度就越高。为了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必须选择适当的预氧化条件。预氧化过程主要影响强度的因素有温度、热处理时间等。下图是预氧丝强度与热处理温度关系曲线。

智能机器人 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与轮滑舞者共舞、互动,在导航精准性、动作复杂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升级创新。

石墨烯智能发热服 这种智能发热服可在20℃的条件下持续发热4 h。石墨烯是一种超级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通过工艺的处理可以持续的发热,成为“要温度不要厚度”的可穿戴材料,并且能在30-50℃之间自由的调控温度,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

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也层出不穷。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熊猫木偶框架的制作材料是________

(2)碳纤维的特点是________

(3)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大小的力学指标是________

(4)石墨烯与石墨相比,其具有一定物理特性的原因是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熊猫木偶、智能机器人、石墨烯智能发热服展现了“中国智慧”

B.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在动作、导航等方面实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升级创新

C.碳纤维具有优良的性能,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热处理温度越高预氧丝强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甲图是简易净水器装置,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为电解水的装置图,试管2中的气体是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或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使用节水型马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