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
(1)用微粒观点解释:不吸烟的人往往会因为吸烟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的原因
是 。
(2)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是因为人体缺少 元素造成的。
(3)可以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4)在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分别用棉球蘸水和酒精,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1)金属R加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铝片插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有金属R析出。则R、Al、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使用环保型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氢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氢能源具有的优点是
(填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⑴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⑵欲从海水中获得粗盐,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⑶在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范围内,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会相等;
⑷50℃时,100g水中加入40g氯化钠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_________
溶液,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5分)关注化学中的“变”与“不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物质观、微粒观和能量观。下列情形中,一定改变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一定不变的是 ,可能改变的是 。
①原子得失电子前后,质子的数目 ②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
③生石灰放入水中反应过程中,液体的温度 ④铜和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
⑤二氧化锰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从近来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下列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__。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少乘私家车,尽量乘坐公交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已知其中含有钠元素,推测可能是Na2SO4、Na2CO3、NaCl、NaOH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pH大于7;
②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③向滤出的沉淀中滴加稀硝酸,部分沉淀溶解且有气体产生;
请推测:(1)该溶液中一定含有什么物质?写出生成③中未溶解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2)欲证明溶液中不含NaOH,需要补充什么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常识 | B.物质鉴别 |
洗涤剂洗油污---乳化作用 人体缺锌元素---甲状腺肿大 | 食盐与亚硝酸钠---品尝 羊毛线与棉线---灼烧 |
C.安全常识 | D.环境保护 |
油锅不慎着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火灾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制品 减少酸雨污染---不使用化石燃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物质中混有杂质常常影响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的判定。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CO2 | CO | 通入O2,点燃 |
B | NaOH | Na2CO3 | 加入过量盐酸,蒸发 |
C | 铁粉 | 铜粉 |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
D | Cu(NO3)2溶液 | AgNO3溶液 | 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