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正确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是学好化学的因素之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分析 A、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请你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可能的因素再作出两种猜想,并设计验证方法或操作以证明你的猜想.(将有关内容填在下表中)
序号生 活 事 例及猜想验 证 方 法 或 操 作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现有Na2SO4、NaCl、Na2CO3三种试剂,将NaNO3溶液中含有的Ba(NO32、AgNO3、Zn(NO32依次、逐一除去,则加入适量试剂的顺序为(  )
A.NaCl、Na2CO3、Na2SO4B.Na2CO3、Na2SO4、NaCl
C.Na2SO4、NaCl、Na2CO3D.NaCl、Na2SO4、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
(1)假设大明的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验证方法及操作可能看到的现象结论
(2)假如你是商家,你对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有什么要求呢?(至少说出三点)
①无毒;②不与食物反应;③廉价易得.
(3)事实证明在包装袋中大多是氮气,实际在空气成分中可以做保护气的还有二氧化碳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为a、b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10℃时,a的溶解度<b的溶解度(填“>”、“<”或“=”).
(2)3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由此可获取的信息是:30℃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若要将溶液中的溶质分离出来,可以采用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等方法.上述两种物质中,较适合用降温结晶的是a(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面是小丽同学用连线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归纳情况,其中有错误的是(  )
A.性质与用途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最理想的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干冰易升华--作致冷剂
B.元素与人体健康人体缺氟--易生龋牙
人体缺锌--影响人体发育
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
C.生活常识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
防菜刀生绣--喷水后悬挂起来
鉴别羊毛纤维--点燃嗅闻有烧毛发味
D.化学的“三”单质可分三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农作物肥料“三要素”--氮、磷、钾
具有还原性的三种物质--H2、CO、C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能源与环境
 
A.
氢气、氧气有可燃性----作燃料
干冰升华吸热---作致冷剂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炼铁
氮气有稳定性----作保护气
 
B.
太阳能、风能---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燃烧---无污染
车用乙醇汽油-减少污染
氢能---无污染
 食品安全 安全知识
 
C.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
工业用盐中毒---亚硝酸钠引起
蒸馒头---加适量小苏打
除鱼胆汁苦味(酸性)----纯碱溶液浸泡
 
D.
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瓦斯爆炸---由甲烷引起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有鲜味,易溶于水.小靖发现某品牌味精包装上标注:“谷氨酸钠含量≥80%,NaCl含量≤20%”.他想测定此味精中NaCl的含量(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的性质).
(1)下面是他所做实验的有关步骤,请补全实验步骤②硝酸银.
①称取该味精样品5.0克,并溶于蒸馏水;②加入过量的 溶液;
③过滤;④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⑤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2.87克.
(2)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向洗涤液中滴加NaCl溶液,如果没有沉淀产生,则说明已洗净.
(3)此样品NaCl的质量分数为2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在探究课上,老师给同学们一包黑色粉末,该粉末是由铁粉和氧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假设】(1)黑色粉末是铁粉
      (2)黑色粉末是氧化铜粉末
      (3)黑色粉末是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设计方案】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片刻后加热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填写下表空白:(不考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可能发生反应)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黑色粉末不变红,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猜想(1)成立 
 黑色粉末全部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2)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黑色粉末部分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3)成立
【实验结论】经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3)成立.
【反思评价】
(1)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至室温.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澄清的石灰水倒吸入玻璃管中.
(2)从环保角度上看,上述设置有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是在b处放一只燃着的酒精灯(或安装尾气处理装置或在b处导管处绑一个小气球等).
(3)猜想(2)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