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中的错误是物体与砝码位置颠倒,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12.0g.

分析 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考虑,结合错误操作后物体实际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回答.

解答 解:人们在操作时,一般右手比较灵活,所以左物右码方便人们用右手添加砝码,所以是左物右码;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15.0 g-3.0g=12.0g.
故答案为:物体与砝码位置颠倒;12.0.

点评 在使用天平时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否则会产生误差.左物右码,在加砝码时先加大的,再加小的,最后移动游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济南自古“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享有“泉城”美誉,第四届济南泉水节拟于9月2号开幕.保泉护泉,治理水源污染,人人有责.小涛同学为研究济南趵突泉和小清河水质状况,进行了系列探究实验.

(1)小涛同学从趵突泉中取水样过滤,取澄清滤液大约5mL置于洁净的小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慢慢蒸发,水分蒸干后,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许白色的固体残留,其原因是泉水中有一些可溶性的矿物质,水分蒸发后,留下固体.
(2)据媒体5月26日报道,在小清河泺口段有污水排入.小涛同学到现场排污口处取水样,用pH试纸检测该水样的酸碱性,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水样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液体的pH值.
(3)小涛同学在进行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影响的实验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①在t℃时,分别取3.62g硝酸钾固体和3.62g氯化钠固体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加水至固体都恰好完全溶解,此时B试管中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3.62g(计算结果精确至0.01g).
 ②将A、B试管分别置于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两烧杯中(如图3所示),向甲烧杯的水中加入3药匙硝酸铵固体,向乙烧杯的水中加入3药匙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烧杯中固体完全溶解时,A试管中有(填写“有”“无”之一)晶体析出,此时,A、B两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较为A小于B(填写“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B.蒸馏水C.澄清石灰水D.自来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为了探究铝是否具有可燃性,有同学提出可以将打磨过的铝丝放入氧气中尝试点燃.这属于科学探究阶段中的哪一步(  )
A.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交流讨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1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占瓶中约五分之一的体积.若观察到结果小于预期值,则可能是因为①④⑥(填序号)
①红磷不足量②实验前集气瓶内未留少量水③点燃红磷后缓慢塞紧胶塞④未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⑤止水夹没夹紧⑥装置气密性不好
(2)小组内同学反思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要求反应物在空气中只能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的状态应该为固态或液态.
(3)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mL)请结合实验目的,在以下的操作中排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③④①②④(填序号)
①点燃酒精灯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链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最终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1mL刻度处才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A、B的名称 A:长颈漏斗.B:生成.
②应选取的试剂是MnO2和H2O2,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收集氧气时,应等到试管口出现均匀连续的气泡时,再开始收集.
③实验室用此法制取氧气相比另外两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答出一种即可)
④实验前,先用止水阀夹住橡胶管,再向仪器 A 中加入水,使漏斗内水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观察到漏斗中的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如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吸收水.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11:80,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1:8.
[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在D装置后面再连接一个干燥管(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 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小组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b以外,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
[查阅资料]
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在Cu;
②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一稀硫酸的反应为: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 有Cu2O是否会影响水组成的测定结果不影响(填“影响”或“不影响”).
[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①是:Cu2O和Cu;猜想②是:Cu2O.
[拓展探究]丁同学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去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①玻璃管的质量;②反应前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的质量反应后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
[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假如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请你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1.6g(利用Cu2O+H2SO4═CuSO4+Cu+H2O.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然后,通过与实际得到的  固体2g进行比较,判断猜想①成立(填①或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具体操作如下:

(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0g,水的体积为190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2)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BA(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若用质量为53.1g的烧杯为容器,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氢氧化钠固体时,请在如表选出所需的砝码(打“∨”表示选用),并在如图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择项:C(填序号);
砝码大小/g10050  20  20   10  5
打“√”表示选用
制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具有腐蚀性;
(3)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填“玻璃塞”或“橡皮塞”)并贴上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K2CO3溶液、NH4NO3溶液和BaCl2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它们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松同学取少量三种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在1号、3号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则2号溶液是无现象;
(2)为确定另两种溶液的成分,小乐同学建议向沉淀中加入一种试剂即可,你认为她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
(3)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最简单的方法是,只需要分别在所取样品中滴加一种试剂(需要可适度加热)就能将三种溶液同时鉴别出来,以下试剂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ACD.
A.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石灰水  D.饱和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