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已知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杂质)和氧化铁粉末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展开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将CO通入氯化钯溶液中,会出现黑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氧化铁能溶于盐酸中.
【实验过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探究反应中产生气体的成分:
称取9.0g氧化铁和1.2g木炭粉,混合均匀后进行实验.打开止水夹a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后,关闭a.再对木炭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木炭与氧化铁粉末反应一定生成了CO和CO2气体;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加热前通一段时间氮气的原因是排净装置内空气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或CO2而干扰实验结果.
(2)探究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猜想1:只含有铁; 猜想2:含有铁和木炭;猜想3:含有铁和氧化铁; 猜想4:含有铁、木炭和氧化铁.
【实验验证】
该小组同学测得剩余固体质量后,将剩余固体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
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猜想不成立的是2和4.若剩余固体质量为6.6g,则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为Fe、Fe2O3、剩余固体成分的质量是5.6gFe、1gFe2O3

分析 (1)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判断生成的气体;根据一氧化碳有毒,判断酒精灯的作用;熟记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氮气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考虑;
(2)【提出猜想】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其他猜想写出答案;【实验验证】根据现象“固体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判断;根据化学反应式计算即可.

解答 解:(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氯化钯溶液中出现黑色固体,说明此反应一定生成了CO和CO2气体;因CO有毒,所以要在E处用酒精灯处理尾气;B中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为防止装置内的空气中的氧气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或CO2而干扰实验结果,要先通一会性质稳定的氮气.
故答案为:CO和CO2;处理尾气;Ca(OH)2+CO2═CaCO3↓+H2O;排净装置内空气以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木炭粉反应生成CO或CO2而干扰实验结果;
(2)【提出猜想】还可能含有铁和氧化铁;因为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大量气泡出现,说明剩余固体中不可能含有木炭,所以猜想2和4不成立;
设9.0g氧化铁能生铁的质量为x,则参加反应的氧化铁质量为9.0g-(6.6g-x)=2.4g+x.
2Fe2O3+3C $\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
320    36
2.4g+x x
$\frac{320}{2.4g+x}=\frac{36}{x}$,
x=5.6g    剩余的固体5.6gFe以及9.0g-(2.4g+5.6g)=1gFe2O3
故答案为:铁和氧化铁;2和4;Fe、Fe2O3,5.6gFe、1gFe2O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掌握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学会利用猜想和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C和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构建一定的化学基本观念和化学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观念:元素观、MgH2是一种新型的储氢含能材料,可以帮助人类解决能源危机问题.MgH2由是镁、氢元素组成的,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2)化学思维:结构决定性质.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但两者的物理性质有着巨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化学的魅力:化学用语.例如: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你通过该方程式获得的三条信息有: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份水分子;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向一试管中加入石蕊试液,将CO2通入试管中,再给试管加热.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A.蓝色--红色--蓝色B.蓝色--紫色--红色
C.紫色--红色--紫色D.紫色--蓝色--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是锂和氧两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锂元素的原子序数X为3,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锂元素处在第2周期.
(2)O2-的结构示意图为②(填序号,下同),上面三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稳定结构的是①②.
(3)锂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一个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8的氧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若以此原子质量的十六分之一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标准.则:
(1)一个质量为n千克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frac{16n}{A}$(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下同).
(2)若按此标准求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3.5A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小冰所做的下列实验,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金属与合金
B.
  硫酸铜溶液滴入
C.
   取松花江水
D.
   铜片放入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水防止CO中毒B.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
C.用氮气作为薯片包装袋里的防腐剂D.用灼烧法鉴别黄铜与黄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配制100g2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1)配制此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天平、量筒、药匙和胶头滴管.
(2)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20g,称量时操作A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④.(填序号)
①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左调  ②右边的平衡螺丝向右调   ③右盘中减少砝码   ④左盘中增加食盐
(3)B中仪器a的名称是量筒.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B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4)C中用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