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制取氢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一:制取一瓶氢气

(1)上图标号表示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收集装置C或D中导管都应尽量接近瓶底,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氢气的爆炸极限(发生爆炸的氢气的体积分数的范围)

(3)一定量的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发生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为了研究,需要收集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一定的混合气体,此时适合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装置的序号)。

(5)按表中要求收集四瓶氢气和空气混合气,并点火实验,结果列于表中(V表示体积)。

V(H2): V(空气)

2: 8

4:6

6:4

8:2

点火处理

不炸

①V(H2):V(空气) =2:8时,混合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点火实验的结果可知,氢气在空气混合气中爆炸范围的上限在_______%(体积分数,下同)到______%之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郴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质量相等的镁和铝分别和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均反应完,盐酸一定有剩余

B.反应结束后,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质量比为4:3

C.盐酸均反应完,镁一定有剩余

D.图中a、b分别表示铝镁的反应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纯净物:冰水共存物、干冰

B.化合物:氨水、小苏打

C.合成材料:合金、塑料

D.有机物:Na2CO3、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繁荣校区中考五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热蒸发食盐水时未用玻璃棒搅拌,会导致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B.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浑浊可能是CO2中混有HCl气体

C.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稀盐酸中,能立即观察到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D.将红热的木炭缓慢地插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能够充分利用O2,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繁荣校区中考五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硫酸铜

B.金刚石

C.氧气

D.氢氧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①2N ②Mg2+ ③He ④Cl2 ⑤

A.①表示两个氮分子

B.②与⑤均表示镁离子

C.③可以表示氦气、氦元素、一个氦原子

D.④可以表示2个氯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面关于某反应微观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中有两种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4: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聚焦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三十九:化学方程式 题型:单选题

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为C6H13NO2)。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6H13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1

B.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C.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D.亮氨酸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拓展训练)《黑卷》 题型:推断题

某固体物质可能由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组成,进行如下探究(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钠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根据步骤①可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可将步骤②中BaCl2溶液换成硝酸钡溶液,再向溶液B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写出可能的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