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固态物质,外形晶莹剔透,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B.可燃冰燃烧时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可燃冰是核聚变反应生成的
D.开采可燃冰时,如甲烷气体泄漏可造成温室效应

分析 A、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贮存于大海深处,其蕴藏量是地球上煤、石油的几百倍,因而是一种等待开发的巨大能源物质.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属于一次能源;
B、可燃冰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
D、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

解答 解:A、“可燃冰”属于一次能源,还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合题意;
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气,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不合题意;
C、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不合题意;
D、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所以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题通过可燃冰考查了能源的分类、能源的来源、可燃冰的成分和燃烧时能量转化,是一道综合题,要认真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1)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 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Ba(OH)2=BaCO3↓+H2O.
(3)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使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
【解释与结论】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样品质量(g)所用盐酸质量(g)所得沉淀质量(g)
第一次8.00501.95
第二次8.00501.98
第三次8.00501.96
欲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应选择的数据是三组数据的平均值.
【反思与评价】
(1)有人认为不必测定C中沉淀的质量,只要测定装置C在吸收CO2前后的质量差,一样可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证明按此方法测定的结果明显偏高,原因是氢氧化钡溶液吸收了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
(2)反思实验过程,小刚同学提出应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测定准确度.他提出的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bcd(填字母序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放慢滴加盐酸的速度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这样的方法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往往偏大,请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农业上常用到的化肥有:CO(NH22、Ca3(PO42、K2SO4、NH4H2PO4、NH3•H2O、NH4NO3、KNO3,小亮家种植的甘蔗出现茎叶细小症状,同时有倒伏现象.小亮认为应给甘蔗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  B.K2SO4  C.NH3•H2O     D.NH4H2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雨.
(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和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2CaO+2SO2+O2$\frac{\underline{\;高温\;}}{\;}$2CaSO4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2HCl═2NaCl+H2O+SO2↑.
(4)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1:只有K2SO4
猜想2:只有K2SO3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红色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1各取2mL反应后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
2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随即滴加几滴红色品红溶液.有气泡产生,品红溶液褪色,
证明含有K2SO3
3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则猜想3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小组活动中,老师讲烘干的碳酸镁与锌粉按照一定比例研细混匀,按照图1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氧化锌:均为白色固体,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盐溶液.
②碳酸镁、碳酸锌:均为白色固体,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盐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探究】
(1)实验一: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气体产物是什么?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收集两瓶气体,盖好玻璃片,停止加热,向其中一瓶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好振荡.无明显现象.
将另一瓶气体点燃,待火焰熄灭后,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好振荡.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2)实验二: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固体产物是什么?
老师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分成两份,由甲、乙两组同学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将剩余固体直接按照图2进行实验,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生成,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产生的气体在C处验纯后点燃,观察到淡蓝色火焰.C处点燃的气体是H2(填化学式).甲组同学获得结论:该反应的固体产物是碳酸锌和镁.
乙组同学提出了质疑,他们先将另一份剩余固体先进行了处理,然后也按照图2进行了实验,观察到A中固体溶解,生成无色溶液,B中没有明显变化.他们对剩余固体的处理操作是继续按图1方式加热,直至不再产生气体.乙组同学利用实验现象,分析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Zn$\frac{\underline{\;\;△\;\;}}{\;}$MgO+ZnO+CO↑.甲组同学对实验过程再次进行了认真分析,确定他们放入试管A中的固体含有MgCO3、Zn、MgO、ZnO.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说明,在研究反应后的产物时.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2)1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9.1%;
(3)40℃时,将接近饱和碳酸钠溶液迅速降温到至20℃,发现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此溶液是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分液漏斗.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装置是BE.(填字母编号)
(4)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的液面上升,集气瓶内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5)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3+3CuO$\frac{\underline{\;\;△\;\;}}{\;}$3Cu+3H2O+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选择H、O、N、Fe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空格中:一种酸HNO3;红褐色的一种碱Fe(OH)3;铵盐NH4NO3
(2)对周围环境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往自来水中加入某种物质进行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图,产物之一是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①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Cl2+H2O=HCl+HClO.
②已知次氯酸(HClO)具有酸性,写出它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O+Ca(OH)2=Ca(C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