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关于下图中4个步骤说法有错误的是(  )
A.①的目的是去除粗盐中的Mg2+
B.①和②这两个步骤互换不影响实验结果
C.③该步骤为过滤
D.④中过滤时没有析出Na2CO3的原因是由于同温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

分析 A、根据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钙可以将氯化镁转化成沉淀,碳酸钠可以将氯化钙、过量的氢氧化钙转化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C、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解答 解:A、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①的目的是去除粗盐中的Mg2+,故A正确;
B、氢氧化钙可以将氯化镁转化成沉淀,碳酸钠可以将氯化钙、过量的氢氧化钙转化成碳酸钙沉淀,①和②这两个步骤互换,过量的氢氧化钙不能被除去,故B错误;
C、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③该步骤为过滤,故C正确;
D、④中过滤时没有析出Na2CO3的原因是由于同温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反应原理,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提示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但CO2和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发生.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现象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种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C
A、温度差B、重力差C、压强差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塑料瓶瘪掉,B现象为熟鸡蛋被吸入瓶中C现象为气球膨胀变大.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A、B、C(填序号).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二氧化碳被水吸收了.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稀盐酸,现象为有气泡产生;第二组同学滴加CaCl2溶液,现象为有白色沉淀.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燃烧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为了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炸裂,应当在瓶内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
(2)木炭燃烧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后摸容器壁有热的感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指出如图所示倾倒液体的错做中错误并改正:
(1)试管直立;试管要略微倾斜
(2)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标签应向着手心
(3)试管口没有与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应与试剂瓶口紧挨
(4)瓶塞没有倒放在桌面上;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图中的试管A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H2,试管B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果木条复燃,可以证明是氧气;
(2)分析图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3)在描述水的组成和结构时,可以表述为: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③每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分析上述三句话,可以得出结论:物质的宏观组成对应的是①,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应的是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运用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生产中的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使用时,将灭火毡从套中取出,覆盖在燃烧物上,可达到很好的灭火效果.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2)自来水生产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杀菌消毒.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 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X,则消毒剂X的化学式为Cl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  )
①铝合金是阳极  ②铝合金是负极  ③海水是电解液  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问题.
【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收集证据】
(1)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水蒸气.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小明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明,同时排除了小亮和小光同学的猜测.
【结论与解释】
(3)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小明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
(4)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了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可能是刚熄灭的蜡烛周围尚有燃烧时残余的二氧化碳存在,导致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与评价】
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
(5)小亮同学的反思能是: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而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形成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燃烧匙中加入少量蔗糖,加热时蔗糖会慢慢熔化成液体,这时蔗糖发生了物理变化;若继续加热,蔗糖会逐渐变黑,并能闻到一股焦味,这时蔗糖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这说明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