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可观察到硫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
B. | A装置中注射器的作用相当于分液漏斗,可以起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
C. | 实验结束时,用注射器向装置中注入NaOH溶液,目的是便于更充分地吸收剩余的气体 | |
D. | 模拟产生的“酸雨”使绿叶变黄,锌粒、镁片表面有气泡冒出 |
分析 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来分析;
B.A装置中的注射器的作用是随时添加液体;
C.用NaOH溶液可吸收剩余的SO2气体,防止SO2气体产生污染;
D.“酸雨”中的酸可以腐蚀绿叶,使叶片发黄;镁和锌与“酸雨”中的酸反应生成氢气.
解答 解:A.因为整个密闭系统中含有空气,不是纯净的氧气,所以硫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不是蓝紫色火焰,故错误;
B.A装置中的注射器的作用是随时添加液体,相当于分液漏斗,故正确;
C.用NaOH溶液可吸收剩余的SO2气体,防止SO2气体产生污染,故正确;
D.“酸雨”中的酸可以腐蚀绿叶,使叶片发黄;镁和锌与“酸雨”中的酸反应生成氢气,故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是实验探究题,选择的形式考查酸雨对植物的危害、二氧化硫气体的吸收、实验装置的特点、硫的燃烧等知识,属于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题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u(OH)2→NaOH | B. | MgCl2→Mg(NO3)2 | C. | Cu(OH)2→CuSO4 | D. | CaCO3→Ca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 |
B. |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
C. | 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 |
D. | 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B |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分子 | 二氧化碳分子很小 |
C |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 分子可以再分 |
D | 固体碘受热升华 | 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 |
B. | ![]() 探究固体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 |
C. | ![]() 验证甲烷燃烧生成CO2和H2O | |
D. | ![]()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O | B. | NO2 | C. | N2O | D. | N2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