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 中,理由是 。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 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未加稀盐酸时 | 第一次加入10.0g稀盐酸 | 第二次加入10.0g稀盐酸 | 第三次加入10.0g稀盐酸 | 第四次加入10.0g稀盐酸 | |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 | 10.0g | 18.9g | 27.8g | 36.7g | 46.7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填空题
(5分)如图所示,表示氢气(H2)和氯气(Cl2)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
(1)在反应中,氢分子变成 ,氯分子变成 ,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氯化氢分子;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中考三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酸、碱、盐和氧化物的知识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以下是同学们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
(1)酸和碱的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如图是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信息,下列对图中信息的理解或应用错误的是 .
①A表示氢原子核中含有一个质子 ②B是元素的符号 ③C是元素的名称 ④D是原子的质量
(2)盐酸,硫酸和其他的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它们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它们都 ;浓硫酸有 ,故可做干燥剂,但是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因为氨气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氢氧化钠、氯化钙、硫酸铜等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是它们的固体缺不能导电,这是为什么?
(4)水垢主要是由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组成的混合物,同学们分别用稀盐酸和稀硫酸来除去水垢,发现用稀盐酸很快就能将水垢除去,但是用稀硫酸除水垢时,反应会逐渐停止.你认为稀硫酸不能将水垢完全除尽的原因是
(5)为了测定水垢中的碳酸钙的含量,同学们称取10.0g水垢放入烧杯中,分4次将稀盐酸向烧杯中加入,测得数据如下表:
|
未加稀盐酸时 |
第一次加入10.0g稀盐酸 |
第二次加入10.0g稀盐酸 |
第三次加入10.0g稀盐酸 |
第四次加入10.0g稀盐酸 |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 |
10.0g |
18.9g |
27.8g |
36.7g |
46.7g |
请计算: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②水垢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5分)如图所示,表示氢气(H2)和氯气(Cl2)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
(1)在反应中,氢分子变成 ,氯分子变成 ,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氯化氢分子;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未加稀盐酸时 | 第一次加入10.0g稀盐酸 | 第二次加入10.0g稀盐酸 | 第三次加入10.0g稀盐酸 | 第四次加入10.0g稀盐酸 | |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 | 10.0g | 18.9g | 27.8g | 36.7g | 46.7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