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只填一种);
(2)在20℃时,把甲、乙各10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甲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升高到3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20℃时,向12%的100g甲溶液中加入30g甲物质,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一定质量的溶质溶解在一定质量的溶剂中时是否饱和,并且能够判断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
(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
100g+溶解度
×100%.
解答:解:(1)因为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升温或加溶剂.
故填:升温或加溶剂.
(2)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g,把甲、乙各10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若将温度都升高到30℃,两种溶液仍然是不饱和溶液,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故填:不饱和;等于.
(3)20℃时,12%的100g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12%=12g,水的质量为:100g-12g=88g,
再加入30g甲物质时,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0g
100g+30g
×100%=23.1%,
故填:23.1.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O
B、O2-
C、CO2
D、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老者生来脾气躁,每逢喝水必高烧,高寿虽已九十八,性情依旧不可交”,这则迷语的谜底是浓硫酸.请回答:
(1)在稀释浓硫酸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浓硫酸放置于空气中一定时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如何变化,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碳酸钠(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69g的碳酸钾(K2CO3)与多少 g硫酸钾(K2SO4)的含钾量相同.(通过计算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匙A中盛放的可燃物为下列物质中的
 

A、木炭      B、红磷       C、硫粉     
写出上面三种物质其中一种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2)实验中燃烧匙中的物质的质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实验结论是
 

(3)若实验中发现进入集气瓶内的液面不到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3)用作量度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5)用来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反应容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不少家庭养观赏鱼,有时会在鱼缸里放点“鱼浮灵”,可使水中的含氧量迅速增加,“鱼浮灵”的化学名称是过氧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化学式2Na2CO3?3H2O2).常温下,过氧碳酸钠易溶于水并迅速放出氧气,能有效地提高水生动物的成活率.
请设计实验验证“鱼浮灵”的供氧原理: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控制变量”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中利用铜片导热,为控制等温,酒精灯火焰要在两种可燃物
 
加热.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清洗的方法.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试计算: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2)硝酸铵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硝酸铵中氮、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4)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5)3K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