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钢铁厂实验室为测定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200g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最终滤液中加入1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该钢铁厂每天用上述赤铁矿石1900t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5%的生铁的质量为_________。
【答案】64% =25%896t
【解析】
(1)解:由题意可知,氧化铁与硫酸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加入25g铁矿石后溶液增加的质量=216g-200g=16g
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100%=64%
故填64%
(2)解: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224g-200g=24g
设20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铁的质量为y
=
=
解得 x=44.1g y=60g
故求解200g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
(3)解:由(2)知生成硫酸铁的质量为60 g,加入16g水后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5%
故填25%。
(4)解:日产含杂质5%的生铁的质量为
1900t××100%× =896t
故填896t。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1)个汞原子______;
(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
(3)个钙离子______;
(4)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李同学在用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过程中,发现收集装置中的水慢慢变成紫红色了,他仔细思考发现反应装置中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瓶中装满水)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_(选填“c”或“d”)端导入。
(5)小王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并测定其密度。
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有:加热前试管和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M克),最后量筒内增加水的体积(V毫升),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量筒内水的质量(M1克)
B.反应完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M2克)
C .反应完后试管及管内剩余固体的总质量(M3克)。
测得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 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质量一定等于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 __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编号)__________,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用B、D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若要获得干燥的该气体,除发生、收集装置外,还应选用G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__________(填名称)。如果用H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_端进入(填“a”或“b”)。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常选用装置B或C, C与B相比较,C的优点是__________。
(5)实验室使用的稀硫酸通常都是将浓硫酸用水稀释而成的。现欲用98%的硫酸(密度为1.84g/mL)配置19.6%的稀硫酸100 g,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从10mL、50mL、100mL中选取)为__________mL的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X | 纯净物 | 化合反应 | 物理变化 | 化学反应 |
Y | 混合物 | 氧化反应 | 化学变化 | 化合反应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心阅读: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将成为未来新能源。目前,我国在可燃冰的开采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属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纯净物 B.混合物
(2)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写出基本反应类型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磷的燃烧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幕弹。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他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约是__________%,燃烧结束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红磷、镁条、木炭等物质代替汞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模拟探究。
实验一:A组同学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所示,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观察到红磷燃烧,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二:B组同学利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二所示,实验结束后,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三:C组“利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根据经验,利用上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能否用木炭替代?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
(提供资料)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写出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选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但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1/5 。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丙同学:可能是木炭与空气反应生成了其他气体。
(查阅资料)
资料一: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
资料二:木炭在密闭容器中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气体。
资料三: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黑色)反应生成铜(红色)和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一)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可知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探究二)乙同学又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 ___________ |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
待装置冷却后,将燃着的___________(填“棉花”或蜡烛)再伸入集气瓶中 | ___________ |
(探究三)
小明从木炭燃烧产物的角度猜想还可能是生成了______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于是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内的气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观察到d中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可证明小明的猜想成立。
(经典对比)通过与上述实验对比,拉瓦锡选择用汞的优点有___________
A.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D.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