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物质与氧气的反应,能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一组是(

Mg Al Fe Au Cu

A.①③ B. C.③④⑤ D.③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粉末状的氧化镁;铝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是白色的氧化铝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金化学性质稳定,与氧气不发生反应;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科学探究常用控制实验条件(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如关于燃烧条件的探究有:可燃物、助燃物、着火点(温度)三个控制变量。

(1)某同学在探究燃烧条件的时候做了如下实验:

把石块和木条同时放在酒精灯火焰上,这是把可燃物作为控制变量的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支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在两个集气瓶内,然后用玻璃片盖住其中一个集气瓶的瓶口,结果发现盖上玻璃片的集气瓶里面的蜡烛很快就熄灭了,而没有盖上玻璃片的集气瓶里的蜡烛没有熄灭。实验的结果证明____________,这个实验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的对比实验。

(2)实验证明,白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右图利用白磷和红磷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也运用了两个对比实验的方法。

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是把_________________作为控制变量的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的结果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是把____________作为控制变量的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买茶时候,细心的小辉发现盛有大量茶叶的袋子里有一包黑色的粉末状物

质,经过查阅相关资料,他发现黑色物质被称之为双吸剂,应该是下列物质(

A.铁粉

B.碳粉

C.氧化铜粉

D.二氧化锰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_____(写离子符号)。

(2)我国化学科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同时制得Na2CO3

和NH4Cl产品。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t2时,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若使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的Na2CO3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Na2CO3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内,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X,发现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所加物质X可能是______(填化学式),小试管内固体物质逐渐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某不纯的碳酸钠固体样品,含有的杂质可能是NaNO3、CaCO3、CuSO4、NaCl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杂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常温下,气体C的水溶液的pH_______7(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证明样品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B中存在的物质有(写化学式)_________。

(5)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定是否混入样品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6)写出生成白色沉淀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瓶过氧化氢溶液,均标有“10%”字样。相同条件下,用这两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150mL氧气,所用时间明显不同。对此,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两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装置

主要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甲、乙两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对比观察

两支试管中均有细微的气泡产生

2

将两个相同的蜡烛分别点燃后放入两个烧杯中,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甲、乙两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固体

两烧杯内液体中均产生气泡、有白雾,两烧杯内蜡烛均继续燃烧,但加入甲瓶溶液的烧杯中,蜡烛燃烧得更明亮

3

向装有等量二氧化锰的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甲、乙两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

两锥形瓶内液体中均产生气泡、有白雾,同时有现象出现

【实验结论】

甲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与解释】

(1)实验2和实验3中,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2中,影响蜡烛燃烧明亮程度的因素是

(3)实验3中,现象

【反思与评价】

(1)实验1未观察到现象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2和实验3分别应用了化学科学研究中两种重要的方法,它们是_____和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得到如下启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欲使燃着的物质燃烧更旺,可采用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只有CO 只有CO2 只有O2 CO和O2的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___ ___(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装置B中浓硫酸可以用作干燥剂,用于吸水。

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 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 _ 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__ _____.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_______,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1】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____

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现象

结论金属的活动性

A

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无现象

Cu>Al

B

分别将相同形状的镁条和铝条点燃,并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

镁条燃烧得更剧烈

Mg>Al

C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快

Zn>Fe

D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铁丝表面产 生气泡,铜丝无现象

F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

B.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

C.某粒子示意图,表示的是一种金属原子

D.组成H2O、CH4、H2等物质中的氢元素,其原子核内质子数都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