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生活处处有化学,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
(1)液态植物油和固态动物油合称为油脂.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隔绝空气.
(2)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元素(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3)小明晚上切完西瓜后就将菜刀放在菜板上了,第二天早上发现菜刀生锈了.请你帮他分析菜刀生锈的原因: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容易生锈;为了防止这把菜刀生锈,小明应采取哪些防锈措施保持刀具干燥、涂油(填两条).

分析 (1)由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2)加铁酱油中的铁指的是铁元素;
(3)由钢铁生锈的条件分析解答;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加速金属的生锈.根据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 解:(1)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这是因为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2)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元素.
(3))铁在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保持刀具干燥、涂油等方法能够防止铁制品生锈.
故答案为:(1)隔绝空气;(2)元素;(3)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容易生锈.保持刀具干燥、涂油.

点评 充分理解灭火的方法、铁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利于人类,也可能不利于人类.请你以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为例,仿照示例填表.
    物质有利的一面(用途)不利的一面(危害)
    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使金属氧化锈蚀
一氧化碳冶炼金属容易使作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距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用下式表示:2KNO3+S+3C$\frac{\underline{\;点燃\;}}{\;}$K2S+N2↑+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CO2B.COC.SO2D.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表是不同温度时KNO3的溶解度数值,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1)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温度/℃020406080
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
(2)KNO3的溶解度为50g时的温度范围是20~40℃.
(3)请在图中画出KNO3的溶解度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会如何处理?
(1)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使野炊锅的底部位于火焰的外焰部分,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2)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什么?物质充分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
(3)野餐食谱如下:
主食:馒头
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
饮品:雪碧
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的营养素有哪些?蛋白质、糖类、油脂、水和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1)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SO2),它遇雨水后能够形成酸雨,酸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请你举出酸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两个实例:
①雕像受到酸雨腐蚀;
②森林受到酸雨破坏.
(2)某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用煤约400kg,所用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约1%.若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那么该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向大气中排放约8kg的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如图为潍坊公共自行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②③(填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①④.
(2)公共自行车的闸线为钢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3)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其与空气、水接触而生锈.防止公共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有效措施是涂油.
(4)公共自行车有些零件选用了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质量轻、硬度大和耐腐蚀.废旧自行车回收利用的意义是减少环境污染及保护金属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家用净水机常使用活性炭净水,其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盐性质后,通过实验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Ca(OH)2溶液呈碱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CaCl2和HCl(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根据反应③得出结论:实验室存放碱溶液时需密封保存;
(4)丁同学将Na2CO3溶液加入Ca(OH)2溶液中,恰好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CaCl2;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试管内滴加碳酸钠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氯化钙,如果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不含有氯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