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炼铁的原理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e2O3发生了氧化反应,CO具有还原性
B.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产物中有单质和氧化物

分析 A.根据反应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
B.根据铁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C.根据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D.根据生成物的物质类别来分析.

解答 解:A.此反应中,氧化铁被一氧化碳还原为单质铁,同时一氧化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其中氧化铁发生了还原反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充当还原剂,故错误;
B.在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在铁中,铁元素显0价,反应后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错误;
C.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观察发现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
D.生成物铁是单质,二氧化碳是氧化物,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应用、化合价的计算、物质类别的判断和反应类型的判断,掌握基础顺利解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求:
(1)它由3种元素组成;
(2)氮、氧元素的质量比?
(3)求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化学小组同学针对二氧化碳进行趣味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钠继续燃烧,冷却后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附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与与氧化钙的性质相似遇水能发生反应.
【做出猜想】甲认为生成的黑色颗粒是炭;白色物质可能是:①氧化钠、②碳酸钠、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乙认为白色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甲认为乙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反应物中无氢元素.
【实验探究】甲通过实验分析,确定黑色颗粒是炭,并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白色物质是碳酸钠
方案2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为氧化钠
方案3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物质是碳酸钠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或硫酸铜)(要求:所填试剂属于不同类别)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你认为方案1是否合理: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丙认为方案2得到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碳酸钠在溶液中也显碱性.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frac{\underline{\;点燃\;}}{\;}$2Na2CO3+C.
通过以上探究还能获得哪些结论: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A~J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生成物均已略去).已知A、C、F均为单质,其中F为亮红色固体,其它为化合物,其中J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份,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CO、HCaO、GH2O.
(2)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C+E:CuO+H2$\frac{\underline{\;\;△\;\;}}{\;}$Cu+H2O;
D+I: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某活动小组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水搅拌、过滤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猜想:可能是NaCl、Ca(OH)2、Na2CO3        
乙同学猜想:可能是NaCl、NaOH、Na2CO3
丙同学猜想:可能是NaCl、Ca(OH)2、NaOH      
丁同学猜想:可能是NaCl、NaOH
【交流与评价】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成立,理由一是:Ca(OH)2和Na2CO3能反应而不能共存,理由二是:没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
(2)【活动与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相关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
乙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有大量气泡生成,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乙同学的猜想成立

丙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丙同学的猜想成立
丁同学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盐酸.无气泡产生乙同学猜想不成立
(3)【解释与结论】丁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丁同学和乙同学使用了相同的试剂,却没有看到气泡产生,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少量的盐酸只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古代,人们常用石灰石或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钾.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制取氢氧化钾,将少量石灰石充分灼烧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的碳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石灰石灼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O2↑+CaO.
【问题与发现】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甲:纯净的KOH;乙:KOH和K2CO3;丙:KOH和Ca(OH)2
【探究与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甲 取少量溶液B,滴加
酚酞
 溶液变红 猜想成立
 乙 取少量溶液B,滴加足量的
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猜想不成立
 丙 取少量溶液B,滴加几滴饱和的Na2C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成立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认真研究实验流程,讨论后一致认为乙、丙两同学的方案、现象和推理均正确,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对甲同学设计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不严密,实验过程中碳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钙不一定恰好反应,而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无论哪种物质过量,滴加酚酞均会变红,所以不能据溶液变红确定只有氢氧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t1℃.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位置时,提纯甲物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t3℃时,将甲、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BD.
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
C.溶液质量:甲>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仪器.
 
(1)仪器⑤的名称是酒精灯;
(2)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除选择仪器①⑥,还需要从图中选择的仪器是③;
(3)要制取0.32g氧气,需要质量分数为5%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13.6g;
(4)用蜡烛燃烧法探究蜡烛组成元素的实验中,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方法收集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  )
A.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B.净化水的方法有电解、过滤、吸附和蒸馏等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