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0·湖北省黄冈市,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
通过NaOH溶液
B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aCl2(CaCO3)
 加水、过滤、蒸发
D
HNO3溶液(HCl)
 加适量AgNO3溶液、过滤
 
A
A、氢氧化钠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不与一氧化碳反应,所以使用氢氧化钠不仅除不去一氧化碳,反而把二氧化碳吸收了,所以A不正确;
B、将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会与铜反应,而氮气不会,所以能将氧气除掉,故B正确;
C、氯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加水溶解后再过滤,可以除去碳酸钙,将滤液蒸发即可得氯化钙,故C正确;
D、硝酸中混有盐酸,使用的硝酸银溶液只与盐酸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再经过滤操作除去氯化银沉淀即可得硝酸,故D正确.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长沙47)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观察到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明显外观现象,并同时利用这一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及内容,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整套装置(包括CO2及NaOH溶液)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质量为78.2g。
(2)用力推压注射器活塞向密闭的软塑料瓶中注入10mLNaOH溶液(装置如图乙所示),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置片刻后,将整套装置再次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其质量仍为78.2g,你对这一结果的解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是:①②
①若采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让化学反应在____________中进行。
②为进一步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2011年江西,27题)小煜通过学习知道:Na2CO3、NaHCO3均能与盐酸反应,Na2CO3溶液还会与石灰水反应。
【产生疑问】NaHCO3溶液也能与石灰水反应吗?如果能反应,生成物可能是什么?
【进行实验】小煜将NaHCO3溶液与石灰水混合,结果产生了白色沉淀。已知Ca(HCO3)2能溶于水,碳酸氢盐在碱溶液中会生成碳酸盐。此白色沉淀是     ,证明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也能发生反应。为了进一步了解生成的含钠化合物有什么,继续探究:
【作出猜想】①只有NaOH;②Na2CO3和NaOH;③       
【实验设计】步骤1:取少量上述实验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中性),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可知生成的含钠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步骤2:将步骤1中后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往滤液中先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溶液颜色变化情况为                  ,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气泡产生,由此可知猜想②成立。
【拓展提高】若步骤1中未出现白色沉淀,则此时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昆明23.)(6分)(1)使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时,若圆底烧瓶中装有HCl气体,滴管中的溶液滴加到圆底烧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则滴管中的物质除碱性溶液外还可能是          溶液。其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气球鼓起来的原因是                                       

(2)现有A、B、C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们分别由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假设将三瓶气体分别点燃,并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硫酸的甲试剂瓶和盛有澄清石灰水的乙试剂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瓶中气体为一氧化碳,则燃烧后         瓶的质量增加(填“甲”或“乙”);
②若B瓶气体为氢气,则燃烧后          瓶的质量增加(填“甲”或“乙”);
③若C瓶中气体燃烧后,甲、乙两试剂瓶质量均增加,则C瓶中的气体可能有       种组成(填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8世纪中期,为了解释燃烧现象,有人提出了“燃素说”,其主要观点有:
①燃素是一种构成火的元素,火焰是自由的燃素,燃素能透过一切物体。
②一般条件下燃素被禁锢在可燃物中,是物体的一个成分。
③燃烧是可燃物中物体同燃素分解的过程。
(1)将汞装入密封容器中,置于火炉上加热,容器内形成丁质量增加的红色物质。请以上述燃素说的主要观点来解释质量增加的原因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也做了加热汞的实验(装置如图),他在实验前后称量了容器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结果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且汞变成红色物质(后知是氧化汞)增加的质量等于容器中空气减少的质量。之后,拉瓦锡还将反应形成的氧化汞加强热,使之重新释放出气体,并将该气体与原来容器中剩余的气体混合,发现混合气体的性质与最初的空气相同。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①拉瓦锡实验是否支持燃素说,并说明理由               。   
②拉瓦锡实验中氧化汞受强热释放出的气体是             
③拉瓦锡在实验中,均对反应前后的容器及其中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量,体现了他
       规律的重要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H2C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在受热条件下也会分解。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⑴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            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⑵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实验现象是          ,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如图装段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红棕色固体粉末是         (填化学式),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⑶讨论交流: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
                   ,处理的方法是                               
(4)根据上述探究结果,请写出草酸受热分解的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A、B两同学分别设计了探究实验的方案。A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如图甲所示。B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按图乙进行实验,观察小花颜色变化(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1)图乙中,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I.纸花变红 Ⅱ.      Ⅲ.纸花不变色 Ⅳ.       
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哪个同学的方案合理          。
(3)该方案合理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0分)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配制几次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I、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II、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I,他的实验是                          
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
            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对所得的沉淀物中含有的碳酸钙进行实验:

(4)该山泉水经过               (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0.浙江湖州)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
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
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试剂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