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学习化学知识后,要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物质世界.
(1)从组成角度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组合而成,水是由
 
组成的.(填名称,下同)
(2)从微粒角度看: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3)从物质分类看:氢氧化钙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其具有
 
性.
(4)从变化角度看:在化学变化中,物质转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有关“2CO+O2
 点燃 
.
 
2CO2”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
A.若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
B.若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
C.若有10gCO2生成,则消耗的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
D.若将5gCO与2gO2混合点燃,则生成的CO2的质量一定是7g.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碱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填:二氧化碳分子;
(3)氢氧化钙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其具有碱性,故填:碱;
(4)2CO+O2
 点燃 
.
 
2CO2
     56  32       88
A、56gCO参加反应,则消耗O2的质量一定是32g,正确;
B、16gO2参加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一定是44g,正确;
C、有10gCO2生成,则消耗的CO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正确;
D、将5gCO与2gO2混合点燃,则生成的CO2的质量为5.5g,错误;
故填: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氯酸钾B、过氧化氢
C、二氧化硫D、液态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装置
 
(填字母),收集O2应采取
 
法.
(2)草酸(H2C2O4) 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H2C2O4═CO2↑+CO↑+H2O,若用该反应来制取CO,制气装置应选
 
(填字母);除去其中的CO2可选仪器AC,C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
 
(填小写字母):a.烧碱溶液      b.浓硫酸      c.澄清石灰水.
(3)点然CO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若用CO还原氧化铜粉末,应选装置
 
(填字母),其反应方程式为
 

(4)如图2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如果G处装稀盐酸,H处放少量铁屑,则加热处的现象为
 

“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图中实验装置中的
 
(填字母);用微型仪器进行实验,除试剂用量极少以外,还可能具有的优点是
 
(写1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方法?
(1)厨房油锅用锅盖盖上
 

(2)釜底抽薪
 

(3)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3)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09年世界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中国政府关于减排的承诺,充分展示了中国谋发展,促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目前,“低碳”正成为国民的共识.
(1)CO2含量增多,温室效应增强.近几十年来,大气中C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2)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
①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通常情况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原因是
 
.  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  增加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①今年3月28日鞍山市许多市民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晚上熄灯一小时.下列说法与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相符合的是
 

A.节约能源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欣赏城市夜景  D.关注全球气候
②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你的一个低碳举措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实验事实: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但有铜生成,而且有较多的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探究.
查资料可知:①SO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1)探究:从物质组成元素分析,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2)实验:①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SO2,他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中,颜色未发生变化,则该气体中
 
SO2(选填“有”或“无”).
②乙同学认为只有O2,则可用
 
来检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③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O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O2+4KI+4HCl=2I2+4KCl+2H2O,I2为碘单质.于是他设计了如上图的装置.
(3)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观察到
 
,证明无O2;B中观察到
 
,证明该气体是H2
(4)反思:①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
 
,以确保安全.②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
 
性(选填“酸”或“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要求填空:
(1)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有
 
(填一种);
(2)农业生产中的一种复合肥料
 

(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填化学式);
(4)构成氧化钙的阴离子符号
 

(5)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支管内收集的气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冬季我国北方的人们在室内常用炭火取暖,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个方法是否科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