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 是(

A.滴水成冰B.刻舟求剑C.百炼成钢D.磨杵成针

【答案】C

【解析】

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刻舟求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百炼成钢过程中包含着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磨杵成针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融化B.铁水铸锅C.粮食酿酒D.石油分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收获很多。

收获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请用合适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用“”表示氮原子,则“”表示______; ②地壳中的元素含量第二的元素_____

③构成硫酸铜的阴离子_________; ④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_______

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2)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1中 ①表示的是______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不相同。

收获二: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反应。

(1)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____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 B.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多

C.该图可示意加热氧化汞的反应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收获三:我们知道常见物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转化关系.

A、B、C、D、E、F、G是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B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两种无色液体,C、D是两种无色气体,E是暗紫色固体,G是黑色固体,试推断:

⑴ 写出D、F两种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_,F_________

⑵ G在反应①中起_______作用;

⑶ 反应②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产生气体D、C的体积比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氢原子_____;(2)+3价的铁元素 ____

(3)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4)四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

(5)+5价的磷的氧化物____;(6)硫酸亚铁的化学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氧化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煤、氧气

B.冰水混合物、汽水

C.空气、氯化钠

D.二氧化硫、干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蜡炬成灰泪始干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千锤万凿出深山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青蒿素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青蒿素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 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D. 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共有42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一)铁材料的有关知识
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
B.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
C.在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铁锅常用于炒饭炒菜,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请写出一种防锈措施
(3)(二)请你参与探究几种常见金属饰品所含金属的相关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
现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
①只有Fe(NO3)2 ②有Fe(NO3)2 、AgNO3
③有Fe(NO3)2 、Cu(NO3)2 ④有
(4)【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填标号)。
(5)【实验探究】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完成表中的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B,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溶液A中的溶质成分符合猜想
固体B中的金属成分为(写化学式)。


(6)【数据处理】称取10克固体B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09.8克。请计算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7)若配制上述浓度的稀硫酸100克,则需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甲图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⑵乙图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铁生锈时需要_________,为达到此实验目右侧试管中的水要经过煮沸并迅速冷却后再倒入,目的是__________

⑶丙图实验中为防止爆炸常采取的一条安全措施________,实验前后分别用磁铁吸引玻璃管中的粉末,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玻璃管内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