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若胶管上没有夹子,导管中注满水,集气瓶中的水量充足,装置的密闭性良好,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请用理化知识解释冷却至室温所产生现象的原因______.

解:(1)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黄白色火焰(发光),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烟,由于开始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由于热胀冷缩原理是集气瓶内压强增大,所以A中水会进入B中一部分,当冷却到室温后由于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所以B中水会进入A中,且使水位会上升一个刻度;
(2)当冷却到室温后由于瓶内气体体积收缩,且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瓶内气体减少,气体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或压强差)水经导管流回A中,又因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所以水流回A约至1刻度处.
故答案为:
(1)红磷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发光),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A中水流向B中(或集气瓶中的水进入烧杯中或A中液面下降B中液面上升),冷却后,B中水流向A中(或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或A中液面上升B中液面下降)至(接近)刻度1处;
(2)冷却至室温,瓶内气体体积收缩,且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瓶内气体减少,气体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或压强差)水经导管流回A中,又因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所以水流回A约至1刻度处.
分析:(1)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和磷燃烧放热使压强增大看到的现象和消耗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水会进入集气瓶中;
(2)根据消耗氧气后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造成了压力差,再具体分析.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磷燃烧的现象,消耗氧气后造成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集气瓶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如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精英家教网
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主要成分碳酸钙由
 
种元素组成.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每片钙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否真实,决定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目标:测定该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的含量.
实验原理:取一定质量的钙片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的CO2的质量(已知该状态下CO2的密度),然后计算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利用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再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思考提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对实验方案的讨论、取舍.
方案一;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反应后右侧注射器(注射器最大量程为20mL)内收集到气体
的量来进行计算.
精英家教网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该方案中样品的取用的量需要一定的控制,这是因为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注射器的摩擦会影响生成的CO2的完全收集.
方案二: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与甲同学的相比,仅仅在收集方法上不同.
精英家教网
(1)同学们观看了他的设计后,都认为所测得CO2气体的体积将会
 
(填偏大或偏小),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会有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你的改进方案是
 
;广口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把装置改进后测得生成的CO2气体体积会偏大,你认为他们的最主要理由是
 

方案三: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同学们观看后一致认可他的设计,并按照他的思路设计了以下
实验步骤.
精英家教网
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10片钙片和水;
③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玻璃管);
④由A向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⑤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中
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 mL(经查,该气体密度为ρg/L);
⑥计算气体的质量.
实验反思:
(1)丙同学在实验前将钙片全磨成粉末状,你认为他的目的是:
 

(2)同学们都认为丙同学的设计中最经典的是连接仪器A和仪器B的橡胶管E,你认为橡胶管E的作用是:
 

(3)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如图准备好装置,在C、D两管中装好水且液面相平,提高D管,
 
,则气密性良好;
(4)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清判断并说明理由
 

实验结论:经多次实验(钙片都是10片),所得CO2气体的平均质量是6.82g,请你最后计算确认标签中碳酸钙的含量是
 
(填“真实”或“不真实”)的.(最后一空不需要写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的变化.如可用稀硫酸和镁反应来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设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镁的原子质量的装置(盛放镁条的塑料隔板上有小孔).
(1)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H2SO4=MgSO4+H2
Mg+H2SO4=MgSO4+H2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主要有以下几步:①待仪器C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身E中水的体积为VmL,换成质量为m1g;②天平上称取质量为m2g的镁条,并将其投入试管C中;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上述几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③②④①
③②④①
;在A中加入水的目的是
将B中的稀硫酸压入C中与镁条反应
将B中的稀硫酸压入C中与镁条反应

(3)由(2)中实验数据,镁的相对原子质量X的计算式为
2m2g
m1
2m2g
m1

(4)若未将试管C冷却至室温就读取E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测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偏低
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校学生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后忘记塞瓶塞.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他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
他们提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理由是
 

Ⅰ.定性研究
为了验证以上假设,甲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提示: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假设一成立
方案2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过理BaCl2溶液,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酞变红 假设
 
成立
有白色沉淀产生,酚酞不变红 假设
 
成立
【交流讨论】
乙组同学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案不严密,方案一不能证实溶液没有变质.后经研究,方案一改进如下: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若无气泡产生,则假设一成立.
最后经过同学们共同努力,得出结论:假设二成立.于是他们继续研究下去.
Ⅱ.定量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呢?
【设计实验】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只要收集上述实验中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你认为该相关数据是
 

(1)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甲组同学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铁架台等固定装置已略去),取待测样品,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称一定量的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混合,完全溶解后全部倒入图1的烧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待用;
③将量气管液面调节到“0”刻度,并使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相平,打开止水夹和分液漏斗活塞;
④反应结束后,再次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读出气体体积;
⑤查得CO2的密度,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问题讨论】
图1中油层的作用为
 
,油层上方留有空气,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中和反应明显放出热量,滴加稀盐酸后,发生装置里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反应的发生可能使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2)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乙组同学提出了可以用如图2装置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取10.0g待测样品,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b.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c.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83.4g;
d.关闭弹簧夹,慢慢滴加Y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e.打开弹簧夹,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f.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84.5g.
精英家教网
【交流讨论】
①试剂X、Y、Z依次最适宜选用
 
(选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浓盐酸    浓硫酸        B.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     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稀硫酸    浓硫酸        D.浓硫酸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②步骤e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③若没有装置C,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没有装置E,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交流讨论】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丙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如图3方案测定碳酸钠的质量
①该实验要求加入的A溶液必须过量,检查A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②操作B的名称是
 
,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理综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的变化.如可用稀硫酸和镁反应来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设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镁的原子质量的装置(盛放镁条的塑料隔板上有小孔).
(1)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主要有以下几步:①待仪器C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身E中水的体积为VmL,换成质量为m1g;②天平上称取质量为m2g的镁条,并将其投入试管C中;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上述几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在A中加入水的目的是______.
(3)由(2)中实验数据,镁的相对原子质量X的计算式为______;
(4)若未将试管C冷却至室温就读取E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测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的变化.如可用稀硫酸和镁反应来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设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镁的原子质量的装置(盛放镁条的塑料隔板上有小孔).
(1)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主要有以下几步:①待仪器C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得量身E中水的体积为VmL,换成质量为m1g;②天平上称取质量为m2g的镁条,并将其投入试管C中;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上述几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在A中加入水的目的是______.
(3)由(2)中实验数据,镁的相对原子质量X的计算式为______;
(4)若未将试管C冷却至室温就读取E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测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