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水是生命之源.
(1)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和河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蒸馏水.
(2)活性炭在净化水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了它的吸附性.
(3)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检验某种矿泉水是否属于硬水.
(4)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至少写两种).

分析 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肥皂水用来检验硬水和软水;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解答 解:(1)矿泉水、自来水和河水含有水和其他的杂质,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蒸馏水只有一种物质水组成,属于纯净物.
故填:蒸馏水;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活性炭在净化水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了它的吸附性.
故填:吸附;
(3)肥皂水用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故填:肥皂水;
(4)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其中沉淀、过滤、吸附只能除去水中部分杂质,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故填: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4.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包装标签上脂肪≥3.33g,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为3.33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0.28g(精确到0.01g)
(2)若人体每天至少需0.6g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所示,烧杯中装有蒸馏水,
(1)灯泡不发光(填发光或不发光)
(2)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后,灯泡发光(填发光或不发光)
(3)在(2)的前提下,逐渐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直至完全反应,在此过程中,灯泡的亮度将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实验室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
(2)我们学过的在实验室中可用B装置来制取的气体有氧气或二氧化碳(一种即可),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或CaCO3+2HCl=CaCl2+H2O+CO2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小红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试分析其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棉花团,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C、D、E三种装置中选择收集氨气的装置,只能选用C,由此可知氨气所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或易溶于水(写出1点),若用G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氨气应从d端进入.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用H装置检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小海用图2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为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②①③④③(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
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
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分子体积变大B.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C.碘分子质量变大D.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为测定某Na2CO3溶液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取Na2CO3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99.4g,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4.4g.请计算:
(1)该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某兴趣小组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科学探究.如图1所示,小组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硫酸.一会儿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试管内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进行探究.

(1)图1实验操作:A是取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B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的示意图.
①请指出A中两处的错误:瓶塞正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②同学认为按照B图所示操作,可以令液体沿试管内壁流下避免迸溅,又可以避免因拿滴管的手抖动使得稀硫酸滴在持试管的手上.但实验室禁止按照B图所示操作,请你推测B图所示操作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试剂交叉污染.
(2)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溶液的pHpH<7
(填“>”、“=”或“<”)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且稀硫酸过量了.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4)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不用上述方法,用其他试剂也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于是分成甲、乙两组继续试验.
甲组实验:探究CuSO4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
如图2,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稀硫酸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CuSO4溶液时没有出现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1】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CuSO4溶液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乙组实验:探究BaCl2溶液是否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及现象】
如图3,向试管b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时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2】
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现象,你认为用BaCl2溶液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理由是硫酸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CO和C60都属于化合物B.氮气和氧气都属于非金属单质
C.H2O和C2H5OH都属于氧化物D.自来水和蒸馏水都属于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氧泡泡”系列产品去污能力强、绿色环保,已成为中国氧系清洁品类领导品牌,其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某化学活动小组对过碳酸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过碳酸钠在水中易离解成Na2CO3和H2O2,其水溶液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Ⅱ.过碳酸钠与盐酸反应:2(2Na2CO3•3H2O2)+8HCl═8NaCl+4CO2↑+3O2↑+10H2O;
Ⅲ.过碳酸钠的去污能力主要与其在反应中释放处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含量越高,去污能力越强.
(1)20℃时,测得1%过碳酸钠水溶液的pH为10.5,说明其溶液呈碱性(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时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活性氧”含量=$\frac{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样品质量}$×100%
为测定某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取20g样品按如图实验装置与足量盐酸反应.(已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将盐酸慢慢地入A中,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没有气泡生成,停止滴加盐酸.
②装置B可吸收生成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
③甲同学认为若要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除要记录量筒内液体的读数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该实验条件下的密度.
④将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11.7g,乙同学据此计算出该过碳酸钠样品的“活性氧”含量,写出其计算过程.
⑤完成上述探究后,丙同学提出:称量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其质量差就是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据此可计算出样品中“活性氧”含量.但丁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丁同学的理由是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进入到B中(填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