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铈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B.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C.铈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铈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是15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还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这一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1)请将下列表述的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还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②同学们依据个人经验,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较多同学认为“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少数同学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也有部分同学认为“人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一致”。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③“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④用容量相同的两个储气袋分别收集一袋空气和一袋人呼出的气体,然后将两袋气体分别通入新配制的体积相同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人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较为明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⑤“这个探究实验简单易做,现象明显,结论易得”,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环节。
⑥“结合生理知识,人在呼吸过程中发生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再结合本实验探究结果,不难理解‘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这一结论。”这属于表达与交流环节。
(2)开展科学探究时,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用上述各实验探究环节的数字序号排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硫_____镁_____Cl_____Ca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到试管中部
B.为了能看清楚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C.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探究
(1)定性检测(已知: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连接装置,先①_____,再装入试剂并按如图进行实验,通入O2,一段时间后,点燃J处酒精灯。 | 装置K中无水CuSO4变②_____色 |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水 |
装置L中③_____。 |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
④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塑料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1.4g该塑料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4.4g二氧化碳和1.8g水,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消耗氧气的质量是_____g,该塑料是否含有除上述结论④之外的元素呢?请列出计算过程并给出结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D.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NaClO2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
(2)补全化学方程式:2NaClO3+_____+_____=2ClO2+2NaHSO4。
(3)精制食盐水时,用NaOH溶液将杂质MgCl2转化为沉淀除去,该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该工艺流程中体现环保意识的环节是_____(填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