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OH溶液 | KCl | 适量稀盐酸 |
C | NaCl溶液 | Na2CO3 | 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D | O2 | CO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稀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KOH溶液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硝酸钡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且一氧化碳与氧气在加热时易发生爆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序号 |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① | 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 无现象 | 猜想(1)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
② |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振荡,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二氧化碳与过氧化 钠反应生成了氧气 猜想(2)成立 |
③ |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二氧化碳,用手触摸瓶壁 | 瓶壁温度升高 | 猜想(3)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化学反应方程式 |
取少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试管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相连. | ①产生大量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②样品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 | ①样品中含有碳酸根(CO32-)离子 ②样品中含有铜(Cu2+)离子 |
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 | ①铁丝表面缓缓产生少量气泡. ②片刻后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 ①Fe+H2SO4═H2↑+FeSO4 ②Fe+CuSO4═Cu+FeSO4 (均用方程式表示) |
装置A | 装置B | 装置C | 装置D | |
第一次 加热后 | 绿色粉末变黑色 | 白色粉末变蓝色 质量增加0.9g | 出现白色沉淀, 质量增加2.2g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第二次 加热后 | 黑色粉末变红色 质量为6.4g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沉淀先增加后部分溶解; 质量增加 | 无明显变化 质量不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 | |
B.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用水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 | |
C.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用固体碳酸钠配制5%的溶液 | |
D. | 烧杯、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片 测定雨水的酸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溶液的PH值一定不等于7 | |
B. | a克M%氢氧化钠溶液和b克N%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a不一定大于b | |
C. |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 |
D. |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的实质是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的固体物质:氧化汞、水银 | B. | 溶于水放热的物质:蔗糖、硝铵 | ||
C. | 常见的黑色物质:二氧化锰、纯铁丝 | D. | 引起温室效应物质:二氧化碳、甲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