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实验1: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可知,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据此写出化学反应式;
实验2: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分析操作目的;证明生产的气体二氧化碳减少了,就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解答 解:实验1: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具有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C中的白磷是可燃物,加入热水后也可以使白磷达到着火点,但这时C中的白磷不燃烧,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当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说明这时满足了白磷燃烧的条件,即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通过这个实验也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故答案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与氧气接触.
实验2:步骤1中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说明气球内还有气体没有与氢氧化钠反应,即充入的气体主要是空气.故答案为:空气;
进行实验3时,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发现木条熄灭.这样做的目的一则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二则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然后进行后续实验,打开K1,关闭K2,气球变大,所以生成气体二氧化碳,然后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变瘪,气球内的二氧化碳与C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反应了.故答案为:CO2;先关闭K2,打开K1,气球变大;然后关闭K1,打开K2,一段时间后,气球变小.
点评 此类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涉及燃烧的条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验证、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学基本功.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定压强下,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 |
B. | 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 | |
C. |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
D. | 向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罐中的溶液少量放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 产生气泡 | 证明CO2与NaOH溶液混合有新物质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 | 取样,滴加稀硫酸 | 有气泡产生 | 氢氧化钠已完全变质 |
B | 测定溶液pH |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 | 试纸变为蓝黑色 | pH为12 |
C | 除去盐酸中的少量硫酸 | 慢慢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边振荡,观察白色沉淀刚好不再产生,停止,过滤 | 观察白色沉淀产生与否 | 过滤得到滤液是盐酸 |
D | 鉴别碳酸钾和氯化铵 |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 | 是否有刺激性气味 | 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无是碳酸钾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X | Y | Z | |
A | 脑干 | 小脑 | 大脑 |
B | 悬浊液 | 乳浊液 | 溶液 |
C | 溶质 | 溶剂 | 溶液 |
D | 结晶 | 蒸馏 | 沉淀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空气$\stackrel{液化}{→}$液态空气$\stackrel{分离}{→}$氧气 | |
B. | 二氧化碳$\stackrel{绿色植物}{→}$氧气 | |
C. | 高锰酸钾(KMnO4)$\stackrel{加热}{→}$锰酸钾(K2MnO4)+二氧化锰(MnO2)+氧气(O2) | |
D. | 过氧化氢(H2O2)$\stackrel{二氧化锰}{→}$水(H2O)+氧气(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