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

目的

操作

A

制备Fe(OH)3

将Fe2O3和H2O混合,过滤,洗涤,干燥

B

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AgNO3溶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邵阳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 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aCO3CaO + CO2↑ B.C2H5OH + 3O22CO2 + 3H2O

C.2Mg + CO22MgO + C D.AgNO3 + NaCl ═ NaNO3 + Ag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升学文化课样卷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可用上图中的装置来制备和收集一些常见的气体,请用化学方程式和上图中字母序号填写下表空白.

制取的气体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O2

______

A

_____

CO2

______

_____

D

H2

Zn+H2SO4=ZnSO4+H2↑

B或C

_____

(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可采用的____收集装置(填宇母序号)

(4)某同学取一定浓度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见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升学文化课样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海鲜运输过程中,常使用添氧剂增加水中氧浓度,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应有沉淀

B.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质量变大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每2份质量的H2O2完全反应,生成1份质量的O2和2份质量的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升学文化课样卷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 都属于氧化物 B. 都含有氧气 C. 都含有氧分子 D. 都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3年3月,我国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用石墨烯(石墨烯由石墨制成),制造出了一种超轻物质,取名“碳海绵”(如图),刷新了超轻固体材料的世界纪录,也是目前吸油力最强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海绵”是一种化合物

B.“碳海绵”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C.“碳海绵”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碳海绵”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小明对金属钠产生了好奇

(查阅资料)Na性质活泼,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产生遇火发出爆鸣声的气体,同时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与分析)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ー小块,投入蒸馏水中,发现钠块立刻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在水面上到处游动,冒出气泡;③往硫酸铜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

(1)根据推理,你认为金属钠的密度比煤油_____(填“小”或“大”或“无法判断”),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____。

(2)从实验②中,你能得出钠的性质的哪些信息?(任写三条):_____;_____;_____。

(3)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