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Fe、Na、O、H、C、Cl几种元素组成,已知C是红色固体,E和F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余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__,物质E的俗名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___。
(3)写出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和F的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CO2 纯碱(或苏打) 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6HCl+Fe2O3=2FeCl3+3H2O 复分解反应
【解析】
已知C为红色固体,结合所给元素,可知C为Fe2O3。C与B、D可发生反应且B、D都由两种元素组成,可推出B、D分别为HCl和CO中的一种。A和B可相互转化,A由两种元素组成,则A是CO2,B是CO、D是HCl;A和E可相互转化,A可与F发生反应,且E、F由三种元素组成,则E为碳酸钠、F为氢氧化钠。
(1)物质A是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物质E是碳酸钠,俗名是:纯碱(或苏打)。
(2)B是一氧化碳,实验室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名称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
(3)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铁和水的化学方程式:6HCl+Fe2O3=2FeCl3+3H2O;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反应产生两种新的化合物,反应物离子交换成分”,属于复分解反应。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 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 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做完K2CO3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验后,将试管中的剩余物一起.倒入含有氯化铁的废液缸中,看到“白色沉淀中混有红褐色沉淀”的现象。过滤,得无色溶液。
(1)写出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确定所得无色溶液中溶质的组成,请你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探究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请完成猜想三。
猜想一:KCl和K2CO3
猜想二:KCl和KOH
猜想三:__________。
猜想四:KCl、K2CO3和KOH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K2CO3溶液呈碱性。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石灰水,再滴入酚酞溶液;
方案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再滴入酚酞溶液。
经过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方案____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及结论:同学们用方案2进行实验,最后证明猜想四正确,则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铁锅是厨房中常用的炊具,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①铁锅作炊具主要是利用铁的 性.
②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应具有 性(填“热塑”或“热固”).
③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 .
④请你说出一个厨房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
(1)认识仪器: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量取液体:量取5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制取气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用该原理制取氧气时,除上述仪器外,还缺少一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分离物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充分反应后,分离剩余的物质需进行过滤,过滤需选择的仪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 ,由实验1得出结论是 。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 请阐述你的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四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
(1)实验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偏转,其原因是_____。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②_____。其原因是_____。
(4)如图D所示的小实验。先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小段洁净的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后再称量燃烧产物的质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____。
(5)在四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_____,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袋装的薯片产生了兴趣,因为薯片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为了使薯片防腐、防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小华猜想是氮气,小红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来判断小红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和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_____。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