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拉面条B.烧燃气C.切黄瓜D.磨豆浆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拉面条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烧燃气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切黄瓜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磨豆浆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以下化学名词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过滤B.催化C.爆炸D.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溶液.
(2)20℃时,欲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加入溶质,恒温蒸发溶剂(要求写两种).
(3)30℃时,将40g 甲物质加人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4)10℃时,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都升温至30℃,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小明发现家中一枚戒指生满了铜绿,他和同学利用这枚戒指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真金在空气中不会生锈,生满铜绿的“戒指”为铜锌合金;铜长期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铜绿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由此推知,铜绿由四种元素组成.
【实验探究】将该枚戒指加入适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1)小明认为:气体中除了含有CO2,还可能含有少量氢气.
(2)小红认为蓝色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锌.小华认为溶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锌外,还应该含有CuCl2 (填化学式).
(3)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小华的观点,往蓝色溶液中加入铁片,观察到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从蓝色变为浅绿色的现象,化学方程式是Fe+CuCl2═FeCl2+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表所示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操作或所用试剂
A比较铝和铜的硬度相互刻画
B区别食盐水和盐酸滴加酚酞溶液
C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银粉加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D硬水软化加肥皂水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B.加热碳酸氢铵,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将50mL酒精和50mL蒸馏水混合,所得液体液面低于100mL刻度
D.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盛冷水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她加入的物质是(  )
A.食盐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C.(填字母序号,下同)
A.食盐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
(2)土豆丝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色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3)油锅起火,立即放入青菜可以将火熄灭,其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
(4)“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指的是D.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将一定量的铁粉放入含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锌和银,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和硝酸锌
B.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铁和银,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
C.滤渣中一定有金属铁和银,滤液中溶质只含有硝酸亚铁
D.滤渣中一定不含金属锌,滤液中溶质只含有硝酸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