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兴趣小组对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两种粉末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名称食用纯碱食用小苏打
主要成分Na2CO3NaHCO3
酸碱性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显碱性
热稳定性受热不分解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
[实验探究]
(1)探究两者水溶液酸碱性的差异:
小明分别向等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两者都变红色,但食用纯碱溶液中颜色更深,由此推测可能纯碱溶液碱性更强.
(2)验证两种粉末的稳定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到乙(填“甲”或“乙”)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小苏打(或NaHCO3)粉末进入导管.

分析 依据表中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酸碱性及热稳定性所提供的信息分析解答(1)(2)即可.

解答 解:(1)从表中可以看出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的水溶液均显碱性,遇酚酞均能使酚酞变红,且碱性越强颜色越红,故可能是纯碱溶液的碱性强;
(2)由图表关于两者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可知:食用小苏打可以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而食用纯碱不能,所以分析装置可知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分解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装置中的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小苏打(或NaHCO3)粉末进入导管;
故填::(1)红;纯碱;
(2)乙;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防止加热时小苏打(或NaHCO3)粉末进入导管;

点评 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相关题目中的信息结合探究过程中有关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重基础,能较好的训练和强化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中,小红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无碳元素,反应后也无碳元素;
【进行实验】利用图I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小红: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则她的猜想错误.
(2)小敏:①用图II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c(填“b”或“c“)端管口连接.
②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的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铝和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产氢气和偏铝酸钠(NaA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②中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反思提升】许多重大科学发 现,源自对试验中异常现象的大胆质疑,深入研究.下列科学成果是通过对异常现象研究得出的是B(填序号).
A.侯德榜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B.拉瓦锡深入研究前人忽视的异常现象发现了氧气
C.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B.用100mL的量筒量取2.0mL水
C.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g碳酸钠粉末
D.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L医用消毒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观察比较后,发现此农田的小麦长得矮小、容易倒伏、叶片上有斑点.农民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问管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表:
地  块   甲    乙    丙  丁  戊
 施肥情况(等质量) 尿素
(含N)
磷酸二氢钾
(含P、K)
磷酸二氢铵
(含N、P)
硫酸铵
(含N)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千克) 55.5669.2656.8855.4455.11
比较甲、乙、丁、戊可知,该农田可能缺少的元素是磷和钾,比较乙和丙可判断该农田缺少的元素是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T℃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n克,将m克氯化钠投入到n克水中,充分搅拌,若得到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100m}{m+n}$%,如果m克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在n克水中,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100n}{n+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某化学研究小组测定茶叶中钙元素含量的实验方案如下:(已知茶叶中铝、铁元素对钙离子的测定有影响,所以要预先除去,溶液中铝离子、铁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的pH在6左右,加热有利于沉淀聚沉)
①称取100g干燥的茶叶,充分灼烧使茶叶灰化,再用研钵磨细后移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0mL盐酸,搅拌、过滤、洗涤.
②向步骤①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6-7左右,再加热煮沸30min,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沉淀.
③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足量无水碳酸钠,充分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液和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茶叶中丰富的有机物来自于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请书写其表达式:二氧化碳+水$→_{叶绿体}^{光}$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进行该反应的细胞结构是叶绿体.
(2)步骤①中灼烧灰化的目的是除去茶叶中的有机物.
(3)步骤②中加热煮沸30min的目的是铝离子、铁离子转化为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便于除去.
(4)计算茶叶中钙元素的含量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步骤3中生成的沉淀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数据的变化趋势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向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
D.
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兴趣小组用图示装置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试回答:
(1)用胶头滴管吸取盐酸逐滴加入烧杯中,当溶液刚好由红色变成无色,停止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2)实验 (1)中,某同学不小心又多加了几滴盐酸,这时溶液的pH<7.
(3)若要除去实验中过量的盐酸可选用的物质是NaOH(或Na2CO3、NaHCO3、Na20)(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1)CaO(CaCO3)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2)CaCl2(HCl)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